8岁,女孩,右臂痛2个月,常发热,38℃左右,白细胞总数高,血沉32mm/h,X线片显示右肱骨干皮质骨虫蚀样破坏,有葱皮样改变,最可能诊断为()。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骨干结核。 尤文肉瘤。 骨网状细胞瘤。
治疗上肢部位的痹证,应加用的药物是() A.桑寄生、杜仲、巴戟天。 B.土茯苓、车前子、薏苡仁。 C.土贝母、猫眼草、蜂房。 D.独活、川牛膝、木瓜。 E.片姜黄、羌活、桂枝。
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常发生() 慢性龋。 继发龋。 深龋。 猖獗龋。 潜行性龋。
治疗痹证肝肾亏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双合汤。 B.独活寄生汤。 C.左归丸。 D.乌头汤。 E.白虎加桂枝汤。
患者,12岁女孩,急起发热,伴明显头痛、抽搐、意识不清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9.8℃,心率122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90/60mmHg。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模糊,颈部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急查血常规示:WBC5.1×10/L,中性粒细胞89.8%,RBC正常。EEG显示:广泛弥漫性高幅慢波。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为: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未查到细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多发性硬化。 吉兰-巴雷综合征。 细菌性脑炎。 结核性脑炎。
下列降压药物中,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