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1岁。因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5年,反复乏力、尿黄1年余,加重伴发热、恶心15天入院。入院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120/76mmHg;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右腋前线第4肋以下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腹部膨隆,脐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阳性,计算力定向力减低,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近1周来,患者睡眠明显增多,患者院外未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检查。化验结果回报:血常规WBC9.6×109/L,N0.8,PLT70×109/L;肝功:T-Bil468μmol/L,D-Bil238μmol/L,ALT208U/L,ALB26G/L,PTA37%,电解质和肾功正常。乙肝三抗示:HBsAg+、HBeAg+、HBcAg+。该患者目前的诊断是什么()。 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肝炎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化脓性腹膜炎。 右侧胸腔积液。 高血压心脏病。
常用于描述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的术语有() 多源性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 联律间期。 单源性期前收缩。 频发性期前收缩。
患者男,45岁,因“左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逐渐发展至右上肢1年余,行走困难近6个月”来诊。查体: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肌肉明显萎缩,远端肌力Ⅲ级,近端肌力Ⅳ级,可见明显肌束颤动;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明显升高;四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共济运动正常,深、浅感觉正常。针对本病的治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是() A.肌酸。 神经生长因子。 辅酶Q10。 维生素E。 利鲁唑。
下列有关肝的描述正确的是()。 人体第二大的消化腺。 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 质地硬。 右端较薄。 左端钝圆。
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 短期波动。 季节性。 间断性。 周期性。 长期变异。
低温冰箱最低可达-100℃,每次取放物品时应戴干手套,以免冻伤,停机时,再次启动需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