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张季莺

【答案】张季莺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政论家。1905年,他官费留学日本,仟((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言论救国”的道路,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张季莺受命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最先在报纸上披露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被捕。出狱后,他回上海《大共和日报》主持国际版,后又任《民信日报》总编辑,积极进行反袁宣传。1916至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1926年,张季莺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独到之处。

2.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答案】《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是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831年7月28日创刊,美国商人伍德创办并任编辑。该报创刊后积极鼓吹自由贸易政策,反对东印度公司和为美国利益辩护,并同《广州纪录报》展开激烈的争论。1832年4月14口,该报进行改版,并将报名简化为《中国差报》(一译《中国导报》)出版。1833年10月,《中国差报》因编辑伍德离华而停刊。

3. “拒检运动”

【答案】“拒检运动”是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场斗争。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不久,重庆16家杂志社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不再送检。这一行动得到重庆各界人士的支持,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重庆杂志界联谊会声明所属33家杂志社一致拒检。“拒检”运动的蓬勃兴起,成为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拒检,,运动的冲击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第10次常会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办法。国统区新闻文化界为之奋斗多年的取消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斗争,终于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4. 《共产党》月刊

【答案】《共产党》月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1920年11月7日创刊,李达主编。秘密出版,不标明编辑、印刷、发行的地点,也不署真名。《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①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②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③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共产党》月刊至1921年7月止,共出6期。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