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财经大学企业战略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替代品
【答案】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替代品的价格会比被替代产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替代产品投入市场后,会使企业原有产品的价格处在较低的水平,降低了企业的收益; 替代产品的价格越具有吸引力,价格限制的作用就越大,对企业构成的威胁也就越大。为了抵制替代品对行业的威胁,行业中各企业往往采取集体行动,进行持续的广告宣传,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利用率,改善市场营销等活动。但是有些替代品是技术进步的产物,符合社会需求。企业在研究与替代品的竞争关系时,一定要在考虑双方的寿命周期阶段与总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地竞争。
2. 团队结构
【答案】团队结构是指企业通过采用团队来完成工作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并把决策权下放到团队员工手中。团队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解决问题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多功能型团队。解决问题型团队一般由5到12人组成,重点解决组织活动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改善工作环境。自我管理型团队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一般由10到15人组成,其目的是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结果承担全部责任。多功能型团队是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其目的是要求彼此之间交换信息,激发出新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复杂的项目。
3. 资源的不可模仿性
【答案】资源的不可模仿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l )物理上独特的资源。有些资源是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是不可能被模仿的。
(2)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指那些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的资源。
(3)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指公司对有些资源的形成原因并不能给出清晰的解释。
(4)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指公司的竞争对手己经具有复制其资源的能力,但因市场空间有限不能与其竞争的情况。
4. 经济附加值
【答案】经济附加值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于1982年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新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是指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净值,即:经济附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一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X 资本总额
其中:①税后净营业利润。指公司的销售收人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值。
②资本总额。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短期和长期贷款,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以及其他应付款等商业信用负债。股本资本不仅包括普通股,还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③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指债务资本的单位成本和股本资本的单位成本根据债务和股本在资本结构中各自所占权重,计算的平均资本成本。
5. 增加份额战略
【答案】增加份额战略是指企业人幅度地而且持续地增加市场占有率的战略。这个战略一般要求企业改变原有的竟争地位。企业改变市场份额的幅度一般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结构而定。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变化应是企业目前市场份额的100%~150%左右,最低不少于目前市场份额的50%。为了达到这个标准,企业则需要投入高于行业内同样规模企业的正常水平的投资。在具体做法上,企业除了自筹一部分资金以外,还必须能够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此外,企业还可以进行某种形式的联合,或在某些方面形成可以超越现有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促成市场份额的变化。
6. 间接出口
【答案】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设在本国的各种外贸机构或者国外企业设在本国的分支机构出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间接出口的特点是经营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相分离,企业产品走出国界,但是企业的营销活动几乎完全是在国内进行,并不直接参与自己出口产品的国际营销活动。间接出口可以以很低的投入有效地增加企业的产出,进入国际市场。而不利因素是,企业对国际市场了解甚少,不能控制海外营销活动。间接投资时所有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中风险最低的一种。企业可以选择间接出口作为走向世界的跳板。有经验的企业也可以利用间接出口投资少、易于管理的特点,作为覆盖大面积次要市场的手段,或者作为推销企业次要产品的一种辅助手段。间接出口的常见形式有:通过国外公司、机构驻本国的采购处、分公司、分支机构销售; 通过大型贸易公司出口; 通过各种出口管理公司出口; 利用另一个出口企业在国外己经建立的分销渠道和经营能力出口等。
7. 主体活动
【答案】主体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一般可以再细分成内部后勤(原料供应)、制造(生产加工)、外部后勤(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五种活动。内部后勤(原料供应)是指与产品投入品的进货、仓储和分配有关的活动; 制造(生产加工)是指将投入转换成最终产品的活动; 外部后勤(成品储运)是指与产品的库存、分销给购买者有关的活动; 市场营销是指与促进和引导购买者购买企业产品的活动; 售后服务是指与为保持或提高产品价值有关的活动。由于行业不同,各行业中企业的甸项主体活动所体现的竞争优势小同。
8. 进攻战略
【答案】进攻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核心能力、资源优势和竞争能力,主动向竞争对手发起进攻,以此来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战略。这些行动包括产生成本优势的行动产生差别化优势的行动以及产生资源或能力优势的行动。一般来讲,常见的进攻战略主要有攻坚战、侧翼进攻、全线出击、迂回进攻、抢先进攻、游击战等。
二、思考题
9. 论述战略计划的目的和作用。
【答案】战略计划是指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规定在3到5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的一种长期规划。战略计划的目标和作用具体如下:
(1)战略计划的目的
一个战略计划系统可以有多种目的,具体如下:
①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向;
②加速增长,改进获利能力;
③淘汰经营效益差的单位业务;
④将资源集中在重要的项目上,或将资源分配到最有潜力的领域里;
⑤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较好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满意的决策;
⑥为企业的预算与作业计划提供参考性框架:
⑦对企业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使高层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实力与弱点更好地认识企业的潜能;
⑧建立完善的沟通体系,进行有效的内部协调活动;
⑨控制企业的生产作业活动;
⑩培训管理人员,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提高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 这些日的之间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中,有的目的可能是其他一些目的的子目的,而有些目的只是反映了战略计划总体系统中某些组成部分的要求。
(2)战略计划的作用
战略计划是战略管理的“脊梁”,支持着整个战略管理。
①战略计划是指导战略管理的重要过程
从高层管理的任务来看,战略计划是指导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高层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与实施战略。
②战略计划是所有管理人员的职能
战略计划是企业各个层次上所有管理人员工作的一个职能。每个管理人员都应参与制定或实施战略计划,只不过参与的程度因其所在的管理层次与重要程度不同而异。管理人员通常在承担计划工作者角色的同时,也相应具有组织者、指挥者等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计划是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能,起着指导战略管理、维系和协调战略管理与作业管理之间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