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83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占优策略均衡
【答案】在一些特殊的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其他参与人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是唯一的,这样的策略称之为占优策略。如表所示,通过对支付矩阵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A 、B 两厂商都是理性的,则这个博弈的结果是两厂商都做广告,即不管一个厂商如何决定,另外一个! 一商都会选择做广告。这种策略均衡称之为占优策略均衡。
广告博弈的支付矩阵
2. 边际替代率
【答案】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 ),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如果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那么,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因此,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只要过该点作切线,这条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该点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的性质,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之所以会普遍发生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现象,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4. 吉芬商品
【答案】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
,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像土豆这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之为“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一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5.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这里的信息既包括交易前的信息,也包括交易后的信息。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包括: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 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市场主体并不能总是做出理性的选择,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易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
二、简答题
6. 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答案】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则经济体系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而不再发生变化。但如果现行价格不是均衡价格,交易就有可能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进行,这将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无法实现一般均衡。为避免上述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个“拍卖人”,他的作用是在市场上高声喊出某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然后进行交易,不断调整修正,一直到达到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均衡为止。这个虚构的拍卖人,有时被称为“瓦尔拉斯式的拍卖人”,是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摸索过程的一部分。
(1)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2)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赖以成立的基础。
(3)由上述可知,拍卖者假定完全小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7. 什么是价格歧视? 它有几种类型?
【答案】(1)价格歧视的含义
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他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2)价格歧视的类型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只级价格歧视只种类型。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这样可以把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变为超额利润;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8. 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其中,P 和W 分别是产品和要素的价格,MP 是要素的边际产品。试说明,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上述要素使用原则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l )任何一个厂商(无论性质如何)使用要素的原则均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
(2)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其收益函数对要素的导数,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厂商的收益取决于产量,产量又取决于要素。假定所讨论的卖方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合函数求导法则即有:
和,则收益可以看成是要素的复合函数:。根据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