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29软件工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象模型的描述工具是( )。
A. 状态图
B. 数据流图
C. 对象图
D. 结构图
【答案】C
【解析】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对象模型表示结构上的、系统的“数据”特征。对象模型用包含对象和类的对象图来表示。
2. 程序设计语言包括等几个方面,
它的基本成分包括(乔姆斯基)提出了形式语言的分层理论,他定义了四类文法:短语结构文法、上下文有关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和正则文法。一个文法可以 用一个四元组
V 是非终结符的有限字母表
,
文法中,P 中的生成式都是
关文法中,P 中的生成式的左部
A. 语法、语义
B. 语法、语用
C. 语义、语用
D. 语法、语义、语用
A. 数据、传输、运算
B. 数据、运算、控制
C. 数据、运算、控制、传输
D. 顺序、分支、循环
第 2 页,共 61 页 表示,其中,的形式,其中的形式,其中 是终结符的有限字符表,在上下文有关在上下文无是开始符号,P 是生成式的有限非空集。 在短语文法中,P 中的生成式都是
【答案】
,现从输入的角度 3. 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 ,其范围是
考虑一组测试用例:
A. 条件覆盖法
B. 等价分类法
C. 边界值分析法
D. 错误推测法
【答案】C
【解析】输入值的边界是和而设计的测试用例是刚好等输入值的边界和刚刚超越边界值,因此,该方法属于边界值分析法。
4. 维护中用来指出修改的工作量、工作性质、优先权、修改的事后性质的文档是( )。
A. 软件需求说明
B. 软件修改报告
C. 软件问题报告
D. 测试分析报告
【答案】B
【解析】程序文档对提高程序的可阅读性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程序,人们必须阅读和理解程序文档。在软件维护中使用软件修改报告来指出修改的工作量、工作性质、优先权和修改的事后性质。
5. 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就是避开错误技术,但避开错误技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和绝无错误,这就需要( )。
A. 消除错误
B. 检测错误
C. 避开错误
D. 容错
【答案】D
【解析】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避开错误技术,即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让差错潜入软件的技术;一类是容错技术,即对某些无法避开的差错,使其影响减至最小的技术。当避开错误技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时,就需要引入容错技术。
6. 软件结构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 )。
A. 调用关系
第 3 页,共 61 页
。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
B. 组成关系
C. 链接关系
D. 顺序执行关系
【答案】A
【解析】软件结构图也就是为了反映软件系统中组件之间相互关系和约束的体系结构设计图,一般通过分层次或分时间段等方式说明体系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组合关系,软件结构图中的方框表示模块,方框间的直线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7. 从已经发现故障的存在到找到准确的故障位置并确定故障的性质,这一过程称为( )。
A. 错误检测
B. 故障排除
C. 调试
D. 测试
【答案】C
【解析】调试是在进行了成功的测试之后才开始的工作。调试的目的是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
8. 软件需求分析一般应确定的是用户对软件的( )。
A. 功能需求
B. 非功能需求
C. 性能需求
D.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答案】D
【解析】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9. 在对象模型中,访问操作是直接从类的属性和关联中导出的。下列不是对象模型的访问操作的是( )。
A. 查询
B. 动作
C. 抽象
D. 活动
【答案】C
【解析】对象模型的访问操作主要包括三大类:查询、活动和动作。
第 4 页,共 61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