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63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

A. 教学跟随发展

B. 教学与发展并行

C. 教学促进发展

D. 教学等同于发展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认识的考查。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塑造着发展、促进着发展。“教学跟随发展”主要体现的是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教学等同于发展”主要体现的则是桑代克等人的观点。

2. 中国教育史上于太学之外别立国子学始于( )

A. 汉

B. 西晋

C. 南朝

D. 唐朝

【答案】B

3.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 )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庄子

【答案】C

4. 以下选项中,小属于韩愈《师说》中论及“相师”里有的是( )。

A. 学无常师

B. 三人行必有我师

C. 术业有专攻

D. 青出于蓝胜于蓝

【答案】C

【解析】巫医乐师百下之人,不耻相师,意为巫医、乐师、各种下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5. 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夸美纽斯

C. 詹姆斯

D. 赫尔巴特

【答案】A

【解析】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并将其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发展为:教育适应儿童心理的思想,强调利用儿童的自然兴趣和活动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在西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是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6. 韩愈所说的性三品中,( )的人不适合于接受教育。

A. 上品

B. 中品

C. 下品

D. 次品

【答案】C

7. 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 )

A. 鸿都门学

B. 宫邸学

C. 四门学

D. 国子学

【答案】D

8. 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

A. 梁武帝

B. 孝文帝

C. 隋文帝

D. 隋场帝

【答案】C

9.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 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C. 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 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理解程度。教育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人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仔细分析ABCD 可以发现,除了B 选项,其他的都不符合题意,A 的意识是班级授课制对义务教育的作用,C 是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D 选项指的是教育对个人的功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0.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

A. 岳麓书院

B. 学海堂

C. 漳南书院

D. 东林书院

【答案】D

11.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要作用是( )。

A. 学习知识

B. “求放心”

C. 提高自身修养

D. 提高自身地位,以达到“治人”

【答案】B

1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

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 )。

A. 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

B. 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

C. 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

D. 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