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五邑大学机械设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齿轮传动中,齿面接触应力属于哪类循环变应力? 为什么?

【答案】(1)齿轮传动中,齿面接触应力为按脉动循环变化的变应力。

(2)对于相啮合齿轮上的一对特定轮齿,当啮合时齿面产生接触应力,退出啮合时齿面的接触应力则不存在,即工作齿廓上的各对应接触部位仅仅在接触的瞬间产生接触应力,过此瞬间脱离接触后,该部位的接触应力随即消失。因此,不论轮齿承受稳定载荷或不稳定载荷,传动运动方式如何,齿面接触应力均为按脉动循环变化的变应力。

2. 螺栓的机械性能等级为4.8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强度极限

屈服极限

3. 试分析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时下产生的原因,并说明疲劳点蚀首先出现的部位及影响齿面抗点蚀能力的主要因素。

【答案】齿面疲劳点蚀产生的原因: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相互接触的齿面受到周期性变化的接触应力、齿面摩擦力的作用。在载荷的多次重复作用下,轮齿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纹,裂纹逐渐扩大发展,最后导致表层小片脱落,出现疲劳点蚀现象。

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靠近齿根的部位。

影响齿面抗点蚀能力的主要因素:齿面硬度,齿面粗糙度,齿面节点处的曲率半径。

4. 机械零件常见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至少说出五种)

【答案】机械零件常见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1)打滑和疲劳破坏是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2)链条疲劳破坏、铰链磨损、铰链胶合、过载拉断等式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3)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等是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4)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和轮齿折断等是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5)疲劳点蚀、轴承塑性变形、轴承磨粒磨损等是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

5. 链传动应怎样布置?链转动的动载荷主要与什么参数有关?高速重载下选择何种参数的链条?

【答案】链传动在布置时,两链轮应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轴平行,一般应采用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并使松边在下。

链传动中的动载荷主要与链轮的转速、链的节距、链轮的齿数有关。链轮的转速越高,链的

节距越长,链轮的齿数越少,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高速重载下,宜选用小节距的多排链。

6. 设计一对软齿面的圆柱齿轮传动时,大小齿轮的齿面硬度确定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大、小齿轮的齿面硬度确定的原则是:小齿轮的齿面硬度高于大齿轮

为在一对齿轮的啮合时,小齿轮的轮齿接触次数多于大齿轮,小齿轮容易磨损失效,为了使大、 小齿轮的寿命接近,通常取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值大一些。另外,硬度差也有利于提高抗胶合能力。

二、分析计算题

7. 已知一蜗杆传动,蜗杆为主动,转速数效率。

【答案】

根据蜗杆头数

导程角

模数

蜗杆直径系数

查设计手册得分度圆直径

则滑动速度为:

根据蜗轮材料及齿面硬度,查设计手册得当量摩擦角

则啮合效率:

8. 如图所示为一带式制动器,已知制动轮直径

制动带和制动轮之间的摩擦系数,

(1)制动力

(2)当M 反向时所需的制动力又为多少?

制动轮转矩

试求:

制动杆长

蜗杆头数

模数

蜗杆直径系

蜗杆材料为钢,齿面硬度大于45HRC ,磨削,蜗轮材料为铸锡青铜,求该传动的啮合

【答案】(1)以制动轮和带为分离体,左侧为紧边。

根据:

解得

根据制动杆的平衡条件

(2)M 反向后,右侧为紧边,则:

9. 如图1所示的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已知高速级齿

低速级齿

轮齿轮啮合效率

(2)低速级斜齿轮分度圆螺旋角(3)各轴转向及所受转矩。

滚动轴承效率

求:

输入功率

解得

(1)低速级小齿轮的齿(旋)向,要使中间轴上的轴承所受的轴向力最小;

为多少度时,中间轴上的轴承所受的轴向力完全抵消;

图1

【答案】(1)齿轮1为右旋,根据主动轮的右手法则,可知所受轴向力竖直向下,则与其啮合的齿轮2的轴向力为竖直向上。为使中间轴的轴承所受轴向力最小,则齿轮3的轴向力方向竖直向下,和其转向符合左手法则,故齿轮3为左旋。

(2)为使得中间轴上的轴向力完全抵消,令根据轴向力计算公式

可得到:

对于轴II

上有

即:

联立式解得

)得:

,即低速级斜齿轮上面的螺旋角大小为

(3)根据箭头法可得各轴转向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