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752历史学基础(自命题)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十协定
【答案】双十协定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期间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会谈纪要。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在纪要中,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和避免内战、合作建国的主张;承认了各党派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并承诺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得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为老百姓所了解,从而推动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是,国民党拒绝承认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的合法性,企图在“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以致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双十协定》公布后不久,蒋介石便公开撕毁,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
2. 癸卯学制
【答案】癸卯学制指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制,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到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癸卯学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3. 《革命军》
【答案】《革命军》是邹容撰写的宣传民主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说,积极歌颂革命,号召推翻集专制、卖国与种族压迫为一体的清政府,恢复人民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
他提出了建立“中华共和国”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的革命和独立。《革命军》是当时表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原则和理想最为完整和鲜明的著作,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4. 国民会议运动
【答案】国民会议运动是孙中山晚年接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从事和平救国而唤起民众的一次全国性的政治运动。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应邀北上主持大计,并发表《北上
,提出应先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统一与建设。国民会议运动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国共宣言》
两党共同领导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夺取解决国事权利的斗争,广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宣传,中国共产党支持孙中山北上,并于11月发表宣言,指出在全国正式政府未成立前,国民会议预备会议应该是号令全国的总机关。这个主张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于是国民会议运动汇合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
5. 护国运动
【答案】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帝制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申令,引起各界人士的反对。原云南都督蔡锷和国民党李烈钧等奔赴昆明,联络云南督军唐继尧于25日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次年蔡锷率军入川,与袁军激战。反袁号召深得人心,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宣告独立,通电促袁退位。北洋军阀对袁离异,帝国主义“警告”袁缓称帝。袁在内外压力下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撤销帝制,企图回到总统地位,遭到各方拒绝。同年6月,袁忧愤死去。护国运动宣告结束。
6. 戊戌政变
【答案】戊戌政变是清末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先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掌国政。政变以后,慈禧太后大肆捕杀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7. 西安事变
【答案】西安事变是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兵变,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又称“双十二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8. 中山舰事件
1926【答案】中山舰事件是1926年蒋介石利用中山舰制造的反共政治事件,又称三二〇事件。
年3月,蒋介石借口共产党“阴谋暴动”,在黄埔扣押中山舰,逮捕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并扣留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中共中央派张国焘到广州,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同意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蒋介石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9. 《中英烟台条约》
【答案】《中英烟台条约》是1876年为妥善处理马嘉理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76年9月,中英代表李鸿章和威妥玛在烟台签订该条约。主要内容有:①中国向英国赔偿款银20万两;②允许英人开辟印藏交通,前往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游历”;③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④外贸免纳各项内地税、扩大领事裁判权等。此约扩大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特权,使英国得以侵入我国云南、西藏地区。
10.五院制
【答案】五院制是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10月以后实施的组织形式。《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组成。五院同为治权机关,互不统属,互相独立。五院正、副院长由国民政府主席于国民政府委员中提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向国民政府主席负责。
11.贞元六书
【答案】贞元六书,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是冯友兰于抗战时期所著《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六书的合称。其哲学思想是中国程朱理学与西方新实在论的结合,其新理学把世界划分为二,一个是此岸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彼岸的“理世界”现实世界的实际的物,都是相对的料,他是第二性的,理世界是万理俱备,万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天的,是第一性。物不过是理之实现。在人生观上面,区分人的四种境界,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
地境界”的人“体与物冥”、“万物皆备于我”,我即万理之主宰。
12.虎门销烟
【答案】虎门销烟即由林则徐主持的查禁和销毁鸦片的禁烟运动。鸦片输入使清朝统治者感受到了严重危机,1838年12月31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通知外国烟贩限期呈缴所有鸦片。英国烟贩迫于禁烟压力缴出鸦片2万余箱,美国烟贩也缴出1500余箱,共计237万余斤。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
二、论述题
13.简述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案】(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些积极参与洋务事业的士大夫,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以及西方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了解日益増加,并对中国的落后感到担忧。他们主张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不但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进行某些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这些开明士大夫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即早期的一批维新思想家或维新派,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郑观应、王韬、马建忠、薛福成等,其代表性著作分别为《盛世危言》、《搜园文录外编》、《适可斋纪言纪行》、《筹洋刍议》。
(2)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