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复旦大学政治学原理2003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 (每题7分,共56分)

1.政治辩证法

2.代议民主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法定程序罢免本单位或本地区选出的代表。(马雪莲,1.28)

3,政治参与的含义: 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 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根据政治参与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第二,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第三,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第四,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4,民族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一般特征可以从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来考察:第一,共同的语言。这是民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共同的地域。这是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民族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三,共同的经济生活。这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第四,共同的心理素质。这是民族存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特征。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加以认识。 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政体是指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国体则是指国家权力的阶级内容。政体与国体之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第一,政体从属于国体,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体,尽管政体决定于国体,但同一类型的国体,其政体却并不必然相同。一个国家的政体不仅要受国体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实际力量对比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只有借助于政体,国体才能外化出来,统治阶级才能将自己的意志形成和上升为国家意志,才可能系统地使用暴力及其他一切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统治。

6,政府机构:所谓政府有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指的是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