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检验科Ⅱ阶段题库>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库

问题:

[多选]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

A . 发热
B . DIC
C . 休克
D . 白细胞反应
E . 食物中毒

有的化学物的交互作用可引起化学物的代谢酶系发生变化,例如马拉硫磷与苯硫磷联合作用,可对大鼠增毒达10倍、狗为50倍。其机制可能是苯硫磷可抑制肝脏分解马拉硫磷的酯酶。那么,马拉硫磷与苯硫磷的联合作用表现为()。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 加强作用。 维生素D的主要排泄途径为()。 汗液。 尿液。 胆汁。 唾液。 皮肤。 下列可引起人类猩红热的细菌是()。 葡萄球菌。 链球菌。 沙门菌。 克雷伯菌。 伤寒杆菌。 男性,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10余年,近3年来反复双下肢水肿,此次病情加剧,唇发绀、神志恍惚,双下肺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min,有期前收缩。B超检查对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有意义的征象是() A.左右心室内径比>2。 右心室内径≥20mm。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20mm。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25mm。 右心室内径>15mm。 肱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 上肢坏疽。 桡动脉栓塞。 脑动脉栓塞。 脾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