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词汇通达的机制

关键词:双语者,言语产生,词汇通达

  摘要




以往的研究发现,双语者言语产生的词汇通达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词汇也得到了激活。但是非目标语言的词汇激活到了什么层面,非目标语言的词汇是只是在词条选择层面得到了激活还是进一步激活到了语音层面,目前还没有定论。先前的研究主要是使用图-词干扰范式和语言转换范式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这两种范式本身存在着缺陷,所以导致研究结果存在着争议性。本研究使用音素监测任务探讨了在不同的SOA水平条件下,非目标语言词汇激活的状况。实验1给双语者呈现一个音素,1000ms后给双语者呈现一张图片,要求被试判断前面呈现的音素的发音是否和图片英语命名词首字母的发音相同。实验中关键的一点是前面呈现的音素的发音可能是图片汉语命名词首字母的发音,而不是图片英语命名词首字母的发音。结果发现,双语者在对英语图片命名词的音素监测过程中,汉语图片命名词的音素下的反应时相比音素不是英语命名词和汉语命名词音素下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SOA为-1000ms的条件下,双语者词汇通达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词汇的即汉语词汇的语音的并没有得到了激活。同样在实验2的SOA为+200ms和实验3的SOA为+400ms的两种条件下,采用的音素监测任务发现双语者词汇通达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在语音层面也没有得到了激活。这与hermans(2010)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了双语者言语系统更多的是动态变化的系统,它操作着不同的言语激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