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868语言学概论(汉院)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意音文字

【答案】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2. 音位文字

【答案】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3.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于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4.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二、简答题

5. 词根词素和附加词素有什么不同? 后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

【答案】(1)词根词素的意义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附加词素是依附于词根的词素,它的意义不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汉语“第一”“作者”的“一”和“作”是词根词素,“第”和“者”是附加同素。

(2)在通用的语言学术语中,把位于词根词素之后的只包含语法意义的附加词素和位于词根词素之后的其它附加词素区分开,前者称作词尾,后者称作后缀。后缀比较常见,有时,一个词

可以有几个后缀。词尾可能紧接在词根词素之后,也可能位于后缀之后。

6. 辅音怎样分类?

【答案】辅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类,一方面是发音部位,一方面是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地位。辅音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形成阻碍以及克服阻碍的方式。

(1)根据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齿敞音、舌尖前领音、舌叶前领音、舌面中领音、舌面后颖音、舌根音、小舌音、喉壁音、喉音等。

(2)根据发音方法,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鼻音、颤音、闪音、擦音、边音、边擦音、半元音等八种。

(3)广义地说,发音方法还包括清与浊,送气与不送气,以及颗化与非领化等。根据发音时是否带有声带的振动,可以把辅音分为浊辅音和清辅音。根据发音时是否有经过摩擦的气流相伴呼出,又可以把辅音分为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根据辅音在发音时是否扩大舌面和上PPYl 的接触面,还可以把它们分为颚化辅音和非颚化辅音。

7. 语言发展变化所呈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1)语言演变是渐变的

这是由语言作为最重要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点所决定的。语言是社会的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交际工具。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本来是任意的,语法规则也只是大家遵守的习惯。语言的演变只能因势利导。交际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不允许它一下子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把任何一种现代的语言和它的占代的状况加以比较,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允许突变。

(2)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语言演变同时还具有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单纯为求新而换个新鲜说法都是经常在发生的。这些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随时得到反映,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例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space" (外层空间)、"moonwalk" (月面行走)等新词; 新词新语加入语言的词汇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在语法规则的使用上,新词的加入则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②不仅语音、语法、词汇各个子系统及各子系统的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不平衡,就是同一子

系统同一方面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变化速度也可能是不平衡的。

如词汇虽然是语言系统中变化速度最快的子系统,但是在其内部的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词汇中表示交际中基本概念的基本词汇是不容易发生变动的,如“天、地、人、手”等词。而一般词汇则是变化较快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演化。

③语言变化的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地域方面。同一语言现象的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不一样:有些地区小变,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变。比如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

齐齿)。

总之,语言演变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两个特点,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随时满足社会发展和交际创新等要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8. 什么是句子?

【答案】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每一个句子不仅表达一定的客观内容,而且还表达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主观态度。

9. 字与词的关系怎样?

【答案】文字中的每个字,都有一定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从记录的音节数目来看,它既可能只有一个音节,也可能有几个音节。如英吉利文字中的"bicycle" ,字形——"bicycle" ,字音—

[baisikl],字义——“自行车”,记录三个音节。而我国的汉字则是另一种情况,一个字原则上只记录一个音节,而汉语的词既有单音节的,也有复音节的,所以一个汉字可能记录一个词(如“红”“笑”“树”),也可能只记录一个词素(如“捍”“溉”“铿”);此外,还有少数的字并未记录完整的语言成分,要几个字合起来才能记录一个词或词素(如“首藉”)中的“首”“藉”、“孑”中的“孑”“”、“卡宾枪”中的“卡”“宾”。

10.请举例说明近几年来网络词语的特点。

【答案】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几年来,网络词汇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词语最大的特点。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膛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造性体现在词汇上就是对己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

(2)形象性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

,在广州却保持/k//ts/不变,在苏州则是/k/变成,而/ts/不变(/ts/后的撮口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