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华大学园林植物(同等学力加试)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秋色叶
【答案】“秋色叶”指那些每年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枫香、黄栌、鸡爪槭、银杏等。
2. 观花木
【答案】“观花木”指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花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木及藤本植物。如月季、杜鹃等都属于观花木。
3. 层性
【答案】“层性”指由于顶端优势和不同部位芽的质量差异,使强壮的一年生枝的着生部位比较集中在母枝的中上部,其下为弱枝和未萌发的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幼青年树上历年重现,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层性是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顶端优势强而成枝力弱的树种层性明显。
4. 名木
【答案】“名木”指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其中,有的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黄山的“迎客松”;有的以历史
;有的以奇闻轶事而闻名,事件而闻名,如北京市景山公园内原崇祯皇帝上吊的槐树(现已无存)
如北京市孔庙的侧柏。
5. 彩色叶树种
【答案】彩色叶树种是指叶片呈现红色、紫红色、金黄色等色彩,而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其叶片可以在某个生长时期呈现色彩,也可以是整个生长期内一致保持彩色。在园林应用上,根据彩叶树种叶色变化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常色叶树种、斑色叶树种、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几类。
6. 疏密度
【答案】“疏密度”又称“林分疏密度”,是鉴定林分的一个重要因子,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利用程度的指标,对林木结构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用单位面积上林木实有的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对在相同条件下的标准林分(或称模式林分)的每公顷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的十分比表示。
7. 双名法
【答案】“双名法”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整理确定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头一个字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是种名,多为形容词。以此二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如:
8. 生态幅 (矮牵牛)
【答案】“生态幅”指各种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的变化强度所具有的一个适应范围,超出这个范围植物就会死亡。不同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态幅,常具有很大差异。
二、简答题
9. 何谓适地适树?适地适树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适地适树是指根据气候、土壤等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适地适树”在园林建设中应包括更多的含义,除生态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应包括符合园林综合功能的内容。
(2)适地适树的途径主要有:
选树适地
在已确定场地的前提下,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该立地条件生长的造林树种。选择时,既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又应注意已成功的外来树种并积极扩大外来树种,在扩大引入外来树种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选地适树
在已确定树种的前提下,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选择合适树种生长的造林地。场地选择不合适,易造成植物成活率低、长势差,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
改地适树
当栽植地段的环境条件有某些不适合所选观赏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时,需要在施工中、养护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不适合的环境条件,使之适应栽植树种生长的基本要求,如整地、换土、灌溉、排水、施肥、遮荫、覆盖等都是改善立地条件使之适合于树木生长的有利措施。
改树适地
当“树”和“地”在某些方面不相适应时,无法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改善来调整,只能通过选种、引种、育种及驯化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生态特性,以适应特定环境的生长。如通过抗性育种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旱性或抗污染性等,以适应在寒冷、干旱和污染环境中的生长。还可通过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以扩大适栽范围。
10.简述月季、蔷薇、玫瑰的主要区别。
【答案】月季、蔷薇、玫瑰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11.列举2种花期超过三个月的树种,并分别说明其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
【答案】花期超过三个月的树种有紫薇、黄槐、双荚决明、白兰花、马缨丹、四季桂、月季等,下面选2种来说明:
(1)紫薇: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过去有“好花不常开”的悲观论调,此花却一反常规,色丽而花穗繁茂,如火如荼,令人振奋精神、青春常在,故有“谁道花无红百日,此树常放半年华”的诗句。最适宜种在庭院及建筑前,也宜栽在池畔、路边及草坪上。又可盆栽观赏及作盆景用。
(2)白兰花:白兰花为著名香花树种,花洁白清香、夏秋间开放,花期长,叶色浓绿,为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在华南多作庭荫树及行道树用,是芳香类花园的良好树种。花朵常作襟花佩戴,极受欢迎。
12.推选一树种作国花,并说明理由。
【答案】(1)国花是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别具意义。中国花文化情结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
目前许多国家都以确立了国花,我国由于分歧太大,一直尚未确立国花,但以牡丹和梅花的呼声最高。在此选择牡丹作为国花。
(2)具体理由如下:
“花中之王”牡丹的国色天香、雅俗共赏,是最适合的国花之选。牡丹素有“国色天香”、
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其中以洛阳牡丹、菏泽牡丹最富盛名。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独具中国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