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自然地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太阳系
【答案】太阳系是指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一个天体系统绕着它运动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太阳系包括8个大行星、67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2. 干洁大气
【答案】干洁空气是指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稀有气体。从作用上看,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丰富的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的存在是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3. 地理学
【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4. 趋同适应
【答案】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的现象。其结果是使不同种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发育节律上表现出相似性。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5. 生态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的所有生物和此环境的统称。具体来说,它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其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一
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6. 洋流
【答案】洋流是海水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冷缩等而形成密度不同的水团,再加上风应力、地转偏向力、引潮力等作用而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会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7. 经济环境
【答案】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则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8. 大气圈
【答案】大气圈是星球表面上的空气因星球引力影响,在星球表面积蓄而成的圈气体。它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氢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其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二、简答题
9.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答案】(1)土壤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及一些活的微生物。
①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②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概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
③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和灌溉用水,水汽的凝结也会增加极少量的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的损耗主要有土壤蒸发、植物吸收利用和蒸腾、水分的渗漏和径流。
④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是指土壤孔隙中存在的各种气体混合物。土壤空气主要来自大气,其组成成分和大气基本相似,以O 2、N 2、CO 2及水汽为主要成分,但在质和量上与大气成分有所不同。
(2)相互作用
土壤组成物质不但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而且各种组成物质间也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其结果是形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综合体,如,土壤腐殖质、土壤溶液、土壤胶体等,赋予土壤以新的特性。
10.简述气候系统的主要成分和特征。
【答案】气候系统的主要成分和特征描述如下:
(1)大气圈
大气圈是气候系统的主体,也是系统最易变化和最敏感的部分。大气的影响多与动力学有关,但大气的动能和气候系统的总能量相比微不足道,所以在气候形成与气候变化中,大气以外的其他成员如海洋,冰雪,路面等的物理状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气的热}h}}h}小,对外界热量变化的特征响应时间或热力适应时间估计为1个月左右,即大气依靠将热量向垂直和水平方向输送,可在一个月左右调整到一定的温度分布。
(2)海洋
海洋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穿过大气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约有80%被海洋吸收,然后通过长波辐射,潜热释放及感热输送等形式传输给大气。同时洋流把赤道地区多余的热量输送到极地,对维持地球高低纬度能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热力和动力学惯性使它具有“低通滤波”
,有利于气候系统中缓慢运动的维持和发展,深层海洋的作用,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平滑过程”
的热力调整时间为世纪尺度。
(3)冰冻圈
冰冻圈包括全球的冰层和积雪,计有大陆冰盖,高山冰川,地面雪被,多年冻土,海冰,湖冰和河冰。目前全球约有10.6%被冰覆盖。雪被和海冰季节变化显著,冰原的反应则缓慢的多,冰原的体积和范围要在数百年到数百万年内才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海平面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地球热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4)陆面
陆面指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土壤等。陆地位置,高度和地形发生变化的时间尺度,在气候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最长,在季节,年际以致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可以忽略。但是地表土壤作为大气微粒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而土壤又会随气候和植物的状况而变化。
(5)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命物质构成的圈层,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空气,海洋和陆地生成的动物,以及人类本身,生物圈的各部分变化特征时间显著不同,总的来说比较缓慢,它不仅对气候敏感,也影响气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