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大学管理综合之企业战略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变革型实施
【答案】变革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变革型实施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点研究如何在企业内实施战略。他的角色是为有效地事实战略而设计适当的行政管理系统。高层管理人员本人或在其他各方面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变革。这种模式多是从企业行为角度考虑战略实施问题,可以实施较为困难的战略。这种模式的缺陷是:只能使用于稳定行业中的小型企业,如果企业的环境变化过快,企业来不及改变自己内部的状况,这种模式便发挥不出作用。同时,由于自上而下的实施方式,这种模式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 明星业务
【答案】明星业务是指在根据有关业务和产品的行业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相对市场份额标准划分的波十顿矩阵中具有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这类业务处于迅速增长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企业的全部业务当中,“明星”业务在增长和获利上有着极好的长期机会,但它们是企业资源的主要消费者,需要大量的投资。为了保护或扩展“明星”业务在增长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企业应在短期内优先供给它们所需的资源,支持它们继续发展。
3. 产权无偿划拨
【答案】产权无偿划转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将上市公司的产权无偿的划归并购企业的产权重组行为。股权无偿划转的特点是:
(l )这是我国产权重组中的一种特殊的并购形式,一般由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
(2)无偿划转的股权性质是国有股;
(3)股权的持有者变动对政府或控股公司没有利益损失。
4. 跨国战略
【答案】跨国战略是要指在全球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母公司跨国建立子公司,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当地市场的需要的战略。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是双向的,小仅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产品与技术,子公司也可以向母公司提供产品与技术。企业采取这种战略,能够运用经验曲线的效应,形成区位效益,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达到全球学习的效果,实现成本领先战略或产品差别化战略。该战略的显著特点是业务经营的多样性和国家市场的多样性。多元化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们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大量的战略,还要据各国市场条件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化。此外,他们还要寻找好的方法来协调公司跨行业和跨国家的战略行动,从而获得更大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5. 文化
【答案】文化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农业分工促成了人类文明,产生了文化。《辞海》对文化的释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6. 退出障碍
【答案】退出障碍是指那些迫使投资收益低、甚至是亏损的企业仍然留在行业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构成退出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固定资产高度专业化、推出成本过高、协同关系密切程度、感情障碍、政府和社会的限制。
7. 团队结构
【答案】团队结构是指企业通过采用团队来完成工作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并把决策权下放到团队员工手中。团队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解决问题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多功能型团队。解决问题型团队一般由5到12人组成,重点解决组织活动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改善工作环境。自我管理型团队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一般由10到15人组成,其目的是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结果承担全部责任。多功能型团队是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其目的是要求彼此之间交换信息,激发出新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复杂的项目。
8. 股权有偿转让
【答案】股权有偿转让又称股权有偿协议转让,是指企业根据股权协议价格,受让日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并购行为。股权有偿转让的对象一般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及其配股权。其形式又可分为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与非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股权转让后,企业对目标公司具有控制权。非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投资,而不是控股。股权有偿转让的特点是:
(1)股权转让一般是善意并购,在并购前要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
(2)股份出让方的主要目的是兑现非流通股,减少公司负债,调整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股权转让的关键是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
二、思考题
9. 探讨低成本战略的使用条件与不足。
【答案】低成本战略,又称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里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低成
本战略的使用条件与不足具体如下:
(1)低成本战略的使用条件
①企业要获得成本优势,就必须使自己的价值链的累积成本低于竟争对手的累积成本。通常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达到这一目的:
a. 要更好地管理企业价值链各种活动的成本因素,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开展内部价值链活动。
b. 改造公司价值链,省略或跨过一些高成本价值活动。企业需要考虑持续投资和增加资本、提高科研开发与制造的能力以及市场营销手段等问题。
②在实践中,成本领先战略要取得显著的效果,还要考虑到其他条件。
a. 企业所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b. 该行业所有企业的产品是标准化的产品;
c. 大多数购买者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产品;
d. 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
e.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等。
如果企业的环境和内部条件具备这些因素,企业便可以实施成本本领先战略。
(2)低成本战略的不足
低成本战略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如果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过强,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就有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具体如下:
①竞争对手开发出更低成本的生产方法
竞争对手运用新技术或更低的人工成本,形成新的低成本优势,使得企业原有的优势成为劣势。
②竞争对手采取模仿的方法
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优势时,竞争对手往往会采取模仿的方法,形成与企业相似的产品和成本,给企业造成困境。
③顾客需求的改变
企业如果过分地追求低成本,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会影响顾客的需求,结果,适得其反,企业非但没有获得竞争优势,反而会处于劣势。企业在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时,应注意这些问题,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10.什么是企业的战略? 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1)企业的战略的定义
企业的战略,是指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力一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动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概括的讲,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管理业务的方法。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