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近6个月月经紊乱、经期延长。B型超声:宫腔赘生物约3cm×3cm×2cm。宫腔镜下行电切割术。大体观察:中量灰黄色碎软组织,质较细腻。光镜下组织图像如图所示。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的主要依据是()。 A.伴有出血坏死。 核分裂象5~10个/HPF。 肌层浸润。 侵犯血管。 远处转移。 细胞轻度异型。
过敏性休克与晕针主要区别() A.面色苍白。 B.四肢厥冷。 C.胸闷、呼吸困难。 D.血压明显下降。
疾病时间分布包括() 短期波动。 周期性。 季节性。 长期趋势。
以飞沫为传播途径的有哪些疾病()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肝炎。
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最终组织学诊断为()。(提示子宫切除手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菲薄,肌层切面见散在灰白细腻小结节,直达浆膜层。镜下见类似刮宫组织的腺样结构不规则穿插于平滑肌组织间,腺样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侵犯脉管,穿透浆膜层,宫颈无累及,双附件未见特殊改变。) A.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癌累及腺肌病。 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 子宫内膜样癌腺Ⅱ级。 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属于Ⅰ型子宫内膜癌。 属于Ⅱ型子宫内膜癌。 转移性癌。
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根据最新的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FIGO,2009年),该病例应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