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语言大学综合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2008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2008年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试题

(附部分答案)

2008年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试题

614

综合考试(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 情节 2.乐府 3. 京派小说 4.关汉卿 5.《野草》 6.荷马史诗 7. 《哈姆雷特》

二、问答题(每题20分)

1. 风格的特征。

2.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及特征。

3. 《围城》的主题意蕴。

4. 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附答案:

1. 情节:今年冬天,我没考好,明年或许继续考,这就是情节。2. 乐府:汉时为官方音乐机构,后单指乐手创作的歌词。3. 京派小说:沈从文、废名、朱湘等人自造的文字乌托邦,自恋。4. 关汉卿:元杂剧大家,他自称是一粒铜豌豆,忒有个性。有人说,他比莎士比亚还早300多年呢,那又如何呢?5. 《野草》:五四落潮了,鲁迅抑郁了,写了几篇抑郁症日记。6. 荷马史诗:盲人演出底本,个人英雄的战斗与历险记,西方文化的源流之一。)

45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10 分)

1. 总体文学2. 译介学3. 莫里哀 4.《喧哗与骚动》

二、简答(每题20分)

1. 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

2. 塞万提斯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试论其《堂? 吉诃德》在艺术上的独特性。

3. 简述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 请分析魔鬼的形象(撒旦或靡菲斯特)在西方文学中的表现及其意义的嬗变。(可参考作品《圣经》之《创世纪》《约伯记》《福音书》,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等)

2. 请分析下面两首诗歌相似的意象,试论述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对东方诗歌的借鉴。

白居易《长恨歌》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庞德《在地铁站》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