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743艺术学基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被称为梆子戏,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等的是( )。
A. 豫剧
B. 评剧
C. 话剧
D. 戏剧
【答案】A
【解析】河南豫剧的代表作是《朝阳沟》《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最重要的电影现象是出现了由约翰·格里尔逊领导的( )运动。
A. 纪录电影
B. 自由电影
C. 新现实主义电影
D. 后现代主义电影
【答案】A
【解析】纪录电影运动是英国的一次以约翰·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记录片拍摄运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约翰·格里尔逊反对以虚构的故事和人工的布景演出电影,认为这是对电影这一最有群众影响力的艺术媒介的误用。英国纪录片学派一方面十分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认为电影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 另方面又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
3. “山东鼓吹”以( )、( )、( )为主奏乐器。
A. 唢呐
B. 管子
C. 箫
D. 笛子
E. 二胡
【答案】ABD
【解析】山东鼓吹,中国传统吹打乐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山东省,尤以山东西南地区更为兴盛。主要乐器有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吹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管子等:打击乐器有镲、钹、锣、梆子、鼓等。
4. 中国古代文论常讲“文如其人”,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讲“风格即人”,实质上都是强调艺术风格的( )。
A. 共同性
B. 个体性
C. 民族性
D. 时代性
【答案】B
【解析】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艺术风格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中国古代文论常讲“文如其人”,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讲“风格即人”,实质上都是强调艺术风格体现出艺术家的个体精神特性。艺术家可以通过同样的题材、主旨、材料,创造出不同内容形式的艺术作品来反映各自不同的感受和思想情绪。
5. 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创办于( ),于( )改为现场直播。
A.1978年,1984年
B.1978年,1983年
C.1979年,1983年
D.1979年,1984年
【答案】B
【解析】《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节目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己是中国人民每年除夕之夜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6. 古希腊最基本的音阶组合是( )
A. 三音音列
B. 四音音列
C. 五音音列
D. 七音音列
【答案】B
【解析】古希腊最基本的音阶组合就是阿里斯多塞诺斯的四音列。它建立于一个四度框架内,自上而下排列,外端的两个音位置固定,被称作固定音; 中间的两个音则可以上下移动,被称作可动音。
7. ( )不是评剧代表剧目。
A. 《秦香莲》
B. 《刘巧儿》
C. 《花为媒》
D. 《女驸马》
【答案】D
【解析】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等地区,由河北东北部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发展而来,又先后吸取河北梆子、京剧以及大鼓等戏曲、曲艺的音乐和表演特色。评剧曾有“落子戏”、“蹦蹦戏”的称呼,1935年在上海演出时,正式称“评剧”,传统剧目有《秦香莲》、《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等。《女驸马》是黄梅戏剧目。
8. 中国内地的电影放映活动,最早从( )开始。
A.1896年上海
B.1895年上海
C.1896年北京
D.1895年北京
【答案】A
【解析】1896年8月11日,上海闻北唐家弄私家花园内的“又一村”在表演的娱乐节目中间穿插放映了由外国人带入的影片,这是电影在中国放映最早的记录,距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仅半年多时间。
9. 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他的提出者为( )。
A. 德; 席勒
B. 俄; 托尔斯泰
C. 法; 斯宾塞
D. 英; 泰勒
【答案】D
【解析】巫术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
10.1959年首演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极大成功的小提琴演奏家是( )。
A. 盛中国
B. 闺惠芬
C. 陈刚
D. 俞丽拿
【答案】D
【解析】1959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首演,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一举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