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5中外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5中外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5中外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题库(二).. 15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5中外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题库(三).. 28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5中外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题库(四).. 43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5中外文学基础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题库(五).. 55
一、名词解释
1. 浅草——沉钟社
【答案】浅草——沉钟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浅草社成立于1922年,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成员们以自我为立足点,强调人的尊严、自主性、隐私和自我发展,并且从维护自我的个性出发,积极鼓吹敢爱敢恨的真性情和敢于坚持的意志力,表现出了坚持个性主义思想的彻底性。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2. 新秧歌剧
【答案】新秧歌剧是革命根据地延安新秧歌运动的产物,它在借用旧秧歌剧的基础上,改造了旧秧歌剧,于诸多方面表现出与己经在陕北一隅存在了千百年的旧秧歌剧迥然不同的质素。新秧歌剧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产物,它贯彻了毛泽东提出的“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文艺原则,同时,也获得了延安民众的喜爱。《兄妹开荒》是新秧歌剧的开端。
3. 《倪焕之》
【答案】《倪焕之》是叶圣陶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小学教师倪焕之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形象地再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中国城乡生活面貌,反映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小说人物形象塑造颇具特色,语言严谨纯朴,在客观描写中蕴含着热情,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4. 论语派
【答案】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因刊行《论语》杂志而得名。核心人物为林语堂,代表作家有陶亢德、潘光旦、徐讦、周作人、章克标、邵询美等。自称是“性灵派”与“语录体”的继承者,以《论语》半月刊以及《人间世》半月刊、《宇宙风》半月刊(后改为旬刊)为阵地,与之相呼应的还有简义文主编的《逸经》和海戈主编的《谈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曾受到鲁迅等作家的批评。
5. 《在酒楼上》
【答案】《在酒楼上》是鲁迅写于1924年2月16日的一部短篇小说,载同年《小说月报》15卷5号。小说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敢作敢为的有志青年吕纬甫,十年后却由于理想的破灭,
对前途的绝望而变为一个穷愁潦倒、麻木颓唐的老夫子,整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陷入顾影自怜的泥淖不能自拔。作品通过吕纬甫的悲剧,针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和软弱性,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的时代氛围。小说重叠使用三个“第一人称”(“我”、吕纬甫和老发奶奶),把不同时空的生活场景连缀起来,以浓厚的抒情笔调描写环境和人物; 结尾则采用象征,因而情韵丰富。
6. 《骆驼祥子》
【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小说,载于《宇宙风》1936-1937年25-48期。小说以旧北京为背景,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破产的青年农民祥子到北京拉了三年洋车,刚买上一辆新车就被匪兵掳走。样子拼命拉车挣钱,准备第二次买车,钱又被孙侦探抢去。车厂老板刘四爷之女虎妞迫使祥子同她结婚,替他买了辆新车; 但不久她因难产死去,祥子只得将车卖掉料理丧事。几次积钱买车不成,祥子绝望了,终于自甘堕落。作品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结构严谨,笔调流畅,地方色彩鲜明:样子、虎妞、刘四爷等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7. 《野草》
【答案】《野草》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诗集,写于“五四”后期。作品以曲拆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慈; 《影的告别》《死火》《墓褐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 《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8. 新感觉派
【答案】新感觉派是20世纪我国第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蜚存、刘呐鸥、穆时英,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1932年至1935年,施蛰存主编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发表阵地。新感觉派小说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新感觉派的根本特点是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代表作品有刘呐鸥《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施蛰存《石秀》《将军底头》等。
9. 《原野》
【答案】《原野》是曹禺于1937年创作的三幕剧,是曹禺惟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原野》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仇虎受了旧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认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非理性的复仇观念,使他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作品渲染仇虎内心的恐惧与谴责,多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10.甲寅派
【答案】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二、简答题
11.选择一位作家,结合文学史知识解读他(她)分别写于1949年前和写于1949年后的两部作品,并作比较。
【答案】(1)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而又才华旷世的女作家。
四十年代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主要时期,这一时期作品比较集中,1944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传奇》,这部小说集收集整理了张爱玲最经典的10篇作品,《金锁记》《沉香屑》《倾城之恋》《茉莉香片》都收集在这部集子里。
五十年代以后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比较零散,但优秀的作品仍比较多,1951年发表了《十八春》和《小艾》,随后1954年的《秧歌》和《赤地之恋》,1966年的《怨女》,1979年的《色戒》,1981年《海上花列传》。张爱玲前后期的作品从人物的刻画,语言的运用和意象手法上都有所改变。
(2)《金锁记》和《小团圆》
①《金锁记》:封建社会女性悲剧的典范
《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所作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像疯子一样被折磨了30年,在欲望的压迫下,形成了病态的性格,葬送儿女的幸福。
曹七巧被誉为“我国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她出身于一个小户人家,为了攀附权贵,做了姜家的二奶奶,门不当户不对,导致了她的婚姻悲剧,使她得不到爱和尊重,受尽了凌辱和践踏,扭曲的灵魂和变态的心理使她将这种仇恨转嫁给自己的儿女。她彻夜不断地问自己儿子的私生活,并在麻将桌上将自己儿子和儿媳的生活公布于众,逼死了自己的儿媳。她看到自己的女儿和童世舫来往,百般阻挠,金钱和性欲使灵魂扭曲的七巧像疯子一样,她对童世舫散布了阴森的谎言,扼杀了女儿的幸福。她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恨她,但是疯狂欲望使她丧心病狂,在绝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她的绝望和压抑泯灭犷良知和人性,在挣扎中扭曲了人格,变得疯狂狠毒。曹七巧是无奈的,她的悲剧根源是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金锁记》成了张爱玲刻画女性悲剧的典范。
②《小团圆》:现代女性错误选择导致的悲剧
《小团圆》是张爱玲后期的主要作品,更被称为是一部“自传式”的小说。这部小说既继承和发展了张爱玲以往小说中的艺术风格,同时又表现出诸多新的亮点。她有着独特而又执着的艺术观,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阅历的丰富,又使作品呈现出异样的风采。
相比之下张爱玲后期代表作《小团圆》虽然也是描写了一段男女爱情的故事,同样是一个悲剧,但是悲剧的内涵不一样。《小团圆》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九莉和邵之雍。九莉不同于前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