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财经大学投资学802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答案】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如图所示,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时,将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如需求曲线D 0。上的箭头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动。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 0到D 1)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 0到D 2)。

2. 帕累托标准

【答案】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是指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 优于B ,而没有人认为A 劣于B ,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 优于B 。

利用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 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更进一步,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某种

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换言之,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即在该状态上,还存在某种(或某些)改变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状态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3. 混合策略

【答案】混合策略是指在博弈中,博弈力一的决策内容不是确定性的具体的策略,而是在一些策略中随机选择的概率分别的策略。混合策略情况下的决策原则有以下两个:

(1)博弈参与者互相不让对方知道或猜到自己的选择,因而必须在决策时利用随机性来选择策略,避免任何有规律性的选择。

(2)博弈参与者选择每种策略的概率一定要恰好使对方无机可乘,即让对方无法通过有针对性倾向的某一种策略而在博弈中占上风。

4. 完全竞争市场

【答案】从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价格控制的程度以及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这些特点,按照竞争激烈程度,市场和市场中的厂尚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完全垄断。其中,完全竞争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其市场效率也是最高的。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takers );

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即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 ④信息是完全的。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因此长期均衡价格必定等于产品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也就是说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最高生产效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虽然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做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5. 显成本

【答案】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积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进行生产的显成本。

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

个组成部分。

二、计算题

6. 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Q 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 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4)判断(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答案】(1)由已知当P=600,此时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则有:

由已知条件可得:

将Q=20代入LAC 函数,得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平均成本为:LAC=200。

此时利润为π=8000。

(2)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利润为零。而该行业利润为π=8000>0,故该厂商未实现长期均衡。

(3)由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知,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产品的价格应该等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经济利润为零。

有:,解得:Q=10。且,

令,即,解得:Q=20(舍去负值)。 ,故Q=10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解。将Q=10代入LAC 函数,可得:

故当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10,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即有

利润π=0。

(4)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1)中的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其理由在于:(1)中单个厂商的产量Q=20,价格P=600,它们都分别大于行业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在LAC 曲线最低点的产量Q=10和对应的价格P=1000换言之,(1)中的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组合发生在L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即LAC 曲线的上升段,所以单个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7. 一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为P (Y )=100-2Y,其边际成本为20a

(1)垄断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2)社会最优的价格和产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