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加入议定书

【答案】加入议定书又称入世议定书,是指一国入世时与WTO 组织就入世后该国发展贸易关系中某些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是该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属于《WT0协定》的组成部分。

中国入世议定书是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中国入世议定书包括序言和总则两部分,对中国贸易制度的实施、非歧视、特殊贸易安排、贸易权、国营贸易、非关说措施、进出口许可程序、价格控制、补贴、对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费、农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等各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最大的是非市场经济条款、特保条款和贸易政策过渡性审议机制条款三大条款。

2. 出口补贴

【答案】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出口补贴的方式有:直接补贴,即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间接补贴,即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3. 知识收益

【答案】知识收益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收益。新移民的到来为移民接收国带来了知识,而且无论是商业关系、食品烹饪法、艺术才能、务农经验还是其他专门技术,都具有相当的价值。移民所具有的知识带来的经济收益不仅为移民自身和其劳务购买者分享,同时也会传播给移民接收国的其他居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

4. 边际要素生产率

【答案】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増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5.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是指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在这个经济实体内部,各成员国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6. 贸易所得

【答案】贸易所得是指在开放的自由贸易下,各国通过贸易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全球范围的交换,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各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达到了在自己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7. 竞选贡献模型

【答案】竞选贡献模型是经济学家麦基布罗克和杨于1989年就关于贸易政策决定中的政治贡献因素建立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在民主选举政府的国家里,贸易政策的制定还要受到各执政党支持者的影响。一般来说,每个政党都代表一些特殊集团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集团也在竞选中积极支持能考虑他们利益的政党。利益集团在国会和总统的竞选中出钱出力极力支持各自的党派当选,这些党派的候选人一旦当选之后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制定或维持有利于这些利益集团的政策。否则他们就会在下一轮竞选中失去这些利益集团的资金、支持和选票。由于大多数政府政策的目标函数是维护其政权的稳定性,所以对于帮助其当选或连任的利益集团,政府会极力地去加以保护。

8. 有效保护率

【答案】有效保护率亦称“实际保护率”,是有效保护理论中衡量一国对某产业保护程度的指标,即各种保护措施可能给被保护产业的生产过程带来的价值增值的增加量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为有效保护率,为保护贸易条件下被保护产业生产过程的增值,V 为自由贸易条件下该生产过程的増值。

二、思考题

9. 比较鼓励出口的三种政策(出口补贴、出口行业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行业的价格支持)对本国市场价格、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政府支出及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答案】出口补贴、出口行业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行业的价格支持这三种出口鼓励政策,比较如下表:

10.什么是决定一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请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案】(1)一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从供给角度来看,一国的比较优势、资源和发展阶段是决定该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②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一国主要贸易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影响。

(2)中国的出口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中国的外贸出口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扭曲状态逐渐向符合充分发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

②中国外贸出口结构伴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变而改善和提高。

总之,中国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经历了由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过程,并且已经出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过度的变化趋势。

(3)中国的进口结构的变化

在进口结构方面,主要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主要的进口品,并且保持持续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在80年代和90年代,基本没有变化。

(4)预测中国的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的提高,中国的比较优势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中国会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和对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