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6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6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6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二).. 11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6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三).. 20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6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四).. 29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6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五).. 37

一、选择题

1. 在下面的TCP/IP协议命令中,( )可以被用来远程登陆到任何类型的主机。

A.FTP

B.TELNET

C.RLOGIN

D.TFTP

【答案】B

【解析】TELNET 是TCP/IP网络(例如Internet )的登录和仿真程序。它最初是由ARPANET 开发的,但是现在主要用于Internet 会话。它的基本功能是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主机系统。最初它只是让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连接从而成为远程主机的一个终端。在较新的版本中可以本地执行更多的处理,提供更好的响应,并且减少了通过链路发送到远程主机的信息数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较小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局域网,而在较大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广域网

B. 城域网是连接广域网而覆盖园区的网络

C. 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和广域网而提出的一种网络技术

D. 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答案】D

【解析】局域网和广域网并不是完全通过覆盖范围大小来区分的,而是看它们传播信息时使用的协议。最初的局域网采用广播技术,这种技术一直被沿用,而广域网最初使用的是交换技术,也一直被沿用。本题答案为D 项。

3. 域名解析可以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

A. 直接解析和间接解析

B. 直接解析和递归解析

C. 间接解析和反复解析

D. 反复解析和递归解析

【答案】D

【解析】域名解析通常有两种方式:递归解析与反复解析。其中,递归解析的过程是: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 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 客户

,而不是让该主机自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即替该主机继续查询)

己进行下一步的查询。而反复解析是: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也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

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而不是替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4. 影响信道最大传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信道带宽和( )。

A. 频率特性

B. 相位特性

C. 信噪比

D. 噪声功率

【答案】C

【解析】根据香农公式可知,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5. 对路由器而言,下列哪一项功能是唯一的?( )

A. 路由器捆绑了MAC 地址和IP 地址

B. 路由器接收广播报文,并提供被请求的信息

C. 路由器建立ARP 表,描述所有与它们相连的网络

D. 路由器对ARP 请求做出应答

【答案】B

【解析】A 项,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实质上是一种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它是基于IP 地址工作的。

B 项,其任务是转发分组。路由器接受广播报文,并提供被请求的信息。

C 项和D 项,ARP 是将IP 地址映射为MAC 地址的广播协议,它是在本地网络内广播ARP 请求,所有的本地主机接收ARP 请求,并根据情况做出应答、更新本机保存的ARP 表。

6. 采用串行线路连接到网络时,如果希望能够支持动态分配IP 地址,那么数据链路协议应该采用( )协议。

A.SLIP

B.PPP

C.HDLC

D.SDIC

【答案】B

【解析】PPP 协议支持动态分配IP 地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串行线因特网协议(SerialLineInternetProtocol , SLIP )因传输性能问题阻碍了因特网的发展。于是人们开发了PPP 协议来解决远程因特网连接的问题。而且PPP 协议还满足了动态分配IP 地址的需要,并能够对上层的多种协议提供支持,无论是同步电路还是异步电路,PPP 协议都能够建立路由器之间或者主机到网络之间的连接。

其中W 为信道的带宽,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

7. 将1路模拟信号分别编码为数字信号后,和另外7路数字信号采用同步TDM 方式复用到一条通信线路上。1路模拟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为0〜1kHz ,每个样值采用PCM 方式编码为4位的二进制数,7路数字信号的数据率均为7.2kbps 。复用线路需要的最小通信能力是( )。

A.7.2kbps

B.8kbps

C.64kbps

D.512kbps

【答案】C

【解析】1路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1kHz ,根据采样定理可知利用PCM 方式编码时采样频率至少为2kHz ,每个样值编码为4位二进制数,所以1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为8kbps 。

复用的每条支路速率要相等,而7路数字信号的速率低于8kbps ,所以它们均要采用脉冲填

充方式,将数据率提高到8kbps ,然后将这8路信号复用,需要的通信能力为

8. 一个TCP 连接总是以1KB 的最大段来发送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 (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的大小是( )。

A.7KB

B.8KB

C.9KB

D.16KB

【答案】C

【解析】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慢开始门限值减半后将变成8KB ,发送窗口变为1KB 。下面逐一列出各个RTT 之后的拥塞窗口大小。

①开始重传:此时拥塞窗口为1KB ;

②第一次RTT 结束:执行慢开始算法,此时拥塞窗口为2KB ;

③第二次RTT 结束:执行慢开始算法,此时拥塞窗口为4KB ;

④第三次RTT 结束:执行慢开始算法,此时拥塞窗口为8KB ;

⑤第四次RTT 结束:由于第三次RTT 结束的时候拥塞窗口的大小已经和慢开始门限值相等,

所以此时应该结束使用慢开始算法,转而使用拥塞避免算法,故此时拥塞窗口为8KB+1KB=9KB。

9. 流量控制是用来防止( )。

A. 比特差错

B. 发送缓冲区溢出

C. 接收缓冲区溢出

D. 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冲突

【答案】C

【解析】在数据的传送与接收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接收方来不及接收数据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发送方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数据丢失。流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网络中瞬间的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