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热病的临床特征,正确的是() 长期发热。 进行性脾大。 只有白细胞减少。 贫血明显。 血浆白蛋白球蛋白均显著下降。
患者女,45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后续系统治疗可以考虑()。(提示骨活检:骨组织中可见腺癌细胞浸润。结合病史考虑为乳腺癌转移。) A.联合静脉化学治疗。 继续TAM内分泌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药治疗。 戈舍瑞林+芳香化酶抑制药。 双侧卵巢切除+芳香化酶抑制药。 双侧卵巢切除术。
大量蛋白尿是指从尿中排泄蛋白质() >100mg/d。 >150mg/d。 >1.0g/d。 >2.0mg/d。 >3.5mg/d。
患者女,58岁,因“全身红斑伴痛痒1d”来诊。1周前因头痛口服卡马西平。有糖尿病病史6年。查体:T38.5℃,P9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一般情况可;头面、躯干、四肢见对称、大小不等的风团性水肿性紫红斑。此时诊断和尽快做的处理包括(提示:患者2d后皮疹迅速增多,出现水疱大疱,疼痛明显。查体:全身弥漫性紫红或暗红色斑片,触痛显著,有大小不等松弛性水疱,尼氏征(+);表皮剥脱面积51%。实验室检查:WBC13.5×109/L,PLT低于正常,肝功能异常。)()。 A.SSSS。 TEN。 SJS-TEN重叠。 收住院抢救。 急查血电解质。 静脉补液。 泼尼松10mg口服,3次/d。 泼尼松1~2mg·kg-1·d-1静脉给药。
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上午。 中午。 下午。 前半夜。 后半夜。
麻醉平面达肚脐,达到哪一脊神经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