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心肌病题库

问题:

[单选] 诊断为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一般不宜应用()

A . A.硫氮酮
B . B.普萘洛尔
C . C.维拉帕米
D . D.地高辛
E . E.DDD型起搏器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 年龄、性别不同。 患病不同。 目标人群不同。 干预措施不同。 观察指标不同。 女性,24岁。5小时前骤起腹泻,稀便转水样便,排便15次,量多,呕吐3~4次来诊。无发热、腹痛。病前在舟山旅游。体检:脉搏102次/min,BP8/5.3kPa(60/40mmHg),眼球稍下陷,腹部无压痛,大便光镜检:WBC0~2/HP,RBC0~1/HP,拟诊为副霍乱。本例治疗重点是补液,补液种类及方法是()。 A.静脉补充等渗氯化钠液。 静脉补充5∶4∶1液体。 静脉补充3∶2∶1液体。 口服补液。 静脉补充葡萄糖水。 诊断有机磷中毒的最重要指标为()。 确切的接触史。 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 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 阿托品试验阳性。 呕吐物有大蒜味。 关于成人脊柱结核,正确的X线表现为()。 一般只影响单个椎体,椎体疏松、破坏或压缩。 患病椎体之间的椎间隙变窄、骨性融合。 脊柱呈竹节样,骨质疏松,多数伴有骶髂关节炎病变。 一般先影响椎体边缘,引起边缘破坏、不规则以及关节间隙狭窄,然后死骨。 一般影响多个椎体,椎体压缩,但不影响关节面。 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 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治疗效果。 评价干预措施实施后对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 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以上均是。 诊断为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一般不宜应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