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0年,痰量增加、气促加重3天”收入院。查体:心率100次∕分,呼吸26次∕分,取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和肺底湿啰音,各心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有水肿。血气分析:pH7.30,PaO253mmHg,PaCO259mmHg。在积极药物和无创正压通气下,患者呼吸衰竭仍进行性恶化,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指征有()。 A.酸中毒(pH7.30~7.40)。 PaCO45~60mmHg。 呼吸频率>25次∕分。 PaCO>60mmHg。 严重呼吸困难,胸腹矛盾呼吸。 呼吸抑制。
不能触及其搏动的动脉是() 面动脉。 桡动脉。 颞浅动脉。 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
临床上测定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最常用部位是() 桡静脉。 股静脉。 股动脉。 肱静脉。 颈动脉。
女性,45岁,咳嗽气促半月余,入院查肺功能VC%为80%,FEV/FVC%为78%,MVV为75%,RV/TLC%为30%,VC25%及VC50%均为60%,TLC为4000ml,最可能的是()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小气道功能受损。 大气道功能受损。
与面侧深区有关的是() 前界为咬肌前缘。 后界为翼外板外侧。 上界为翼外肌下缘。 内侧以翼内板为界。 外侧以下颌支为界。
患者男,29岁,1年前在某合金冶炼厂工作,1个月后出现咳嗽及痰带血丝。3个月后离开该厂,咳嗽好转,未再咯血。半年后任驾驶员,经常接触汽油,2个月后再次出现咳嗽、白黏痰带血丝,无发热、呼吸困难。查体重度贫血貌,两肺未闻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杂音,眼睑、下肢轻度水肿。对本病例,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