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工业大学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

【答案】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人脑加工和改造了的东西,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

2. 认识的真正仟务是获得感性经验。

【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不能起到为实践服务的作用。而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全面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的作用。认识的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队识。为此,就必须由感性队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获得理性认识。

3.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真理性检验的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 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案】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错误认识的产生,既有客观条件,又有主观条件,既有认识根源,又有社会阶级根源,所以产生错误认识是难兔的。

二、简答题

5. 怎样理解辩证法与认识论的一致性?

【答案】辩证法与认识论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意义上说,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列宁指出:“辩证法,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同样也根据黑格尔的看法,其本身包括现在称之为认识论的内容。”“辩

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体表现在:

(1)辩证法为科学的认识论奠定了前提和出发点。唯物辩证法揭不出认识对象的客观的、辩证的性质,揭示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和机制,从而为科学认识论的确立奠定了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理论,但不能就认识本身来研究认识,必须把认识同认识的对象、社会发展以及实践的发展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离开了唯物辩证法对认识基础、认识对象、认识动力的揭示,认识论就没有自己存在的基础。

(2)辩证法的规律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辩证法是人类认识本身所固有的。人的认识是物质世界辩证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因此,认识的本性必然同物质世界的辩证本性相一致。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同样也是认识发展的规律。认识论所阐明的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一系列关系,无不都是辩证法的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所以,辩证法又是认识论的基本内容。离开了辩证法,人们就无法全面把握认识论的内容。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而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和认识的过程,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标志之一。

(3)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也离不开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真理性和力量只有用认识发展的全部历史才能证明。辩证法既然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全过程,既然是人的认识所固有的,那么,它的内容的丰富性,它的正确性和生命力,就必须由全部人类的实践史、科学史、认识史来检验。离开了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历史,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就不能确立和证实,同时,辩证法的发展及其新范畴的产生,也必须由新的认识来不断丰富和补充。以辩证法的现代发展为例,它总是要以新的认识成果,诸如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有序与无序等认识成果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

6. 简述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答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

(1)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在它们相互排斥的过程中,当肯定的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一旦否定的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就使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肯定包含否定,否定又包含肯定。世界上既没有不包含任何否定的纯粹的肯定,也没有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纯粹的否定。肯定中总是渗透、包含着否定,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而否定中又总是渗透、包含着肯定,在这个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如果肯定中不包含否定的因素,事物就会停滞不前; 反过来看,如果否定中不包含肯定,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

7. 事物变化的多向性有哪些表现?

【答案】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向的运动:

(1)单一水平的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变化;

(2)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从有序向无序、从较复杂向较简单的变化,如化合物和有机体的分解,生命体的死亡以及一切机械的、光的、电磁的、化学的和生命的运动向热运动形式的转化;

(3)上升的运动,即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由简单向复杂的运动。其中,上升性在多向运动中占主导地位。

8. 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9. 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4)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目的都离不开实践,这就是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0.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十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在经济关系领域居于统治地位的,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和资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无产阶级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