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级工商管理题库>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0条的规定:有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行为的,经营者应承担()。

A . 行政责任
B . 刑事责任
C . 民事责任
D . 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 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 以担保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抑制型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是()。 人们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物价持续上涨。 有效需求不足。 货币贬值。 下列属于限价委托的优点的是()。 执行指令容易。 成交迅速。 有利于投资者实现预期投资计划。 成交率高。 下列关于开放式基金申购价格和赎回价格的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资产净值确定。 在资产净值的基础上加一定的手续费确定。 以资产总值确定。 在资产总值的基础上加一定的手续费确定。 设某个国家2007--2011年GDP年均增长8%,资本存量年均增长5%,劳动力年均增长2%。如果资本在GDP增长中的份额为60%,劳动力为40%,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应为()。 3.0%。 4.2%。 4.0%。 7.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0条的规定:有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行为的,经营者应承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0条的规定,有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行为的,经营者应承担行政责任。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果已经构成犯罪,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0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商品存在缺陷、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等损害消费者权益情形的,要承担民事责任。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