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12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渐増模型是( )。
A. 与瀑布模型无关
B. 与变化模型有关
C. 瀑布模型的改进
D .变化模型的变种
【答案】C
【解析】渐増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有两类渐增模型:增量构造模型和演化提交模型。
2. 下面的叙述中,与可维护性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和环境转移到労一个计算机系统和环境的容易程度
B. 尽管有不合法的输入,软件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C. 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
D.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实现所指定功能的能力
【答案】C
【解析】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是软件开发阶段的关键目标。
3. 下面( )不属于状态框中的保留字。 A. B. C. D.
【答案】B
【解析】状态图中状态框的保留字有do 、entry 、exit ; do 表示活动开始进入状态并在退出状态时结束;entry 表示活动进入节点;exit 表示活动退出节点。
4. 模块之间的层次关系一般可用不同的层次名来描述。写法一般有两种:( )和并列。 A.
B. 嵌套
C.PAD 图
D. 循环
图
【答案】B
【解析】模块之间的层次关系有嵌套和并列两种。嵌套指的是模块中包含另一个模块的内容;并列指两个模块并排排列,不分次序。
5.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多种,下列选项中,( )不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A. 螺旋模型
B. 增量模型
C. 功能模型
D. 瀑布模型
【答案】C
【解析】主要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变换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型。
6. 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
A. 运行阶段
B. 可行性分析
C. 详细设计
D. 测试与排错
【答案】A
【解析】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其中计划阶段包括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编码阶段包括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运行阶段包括运行和维护。
7. 对于PDL 与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的区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PDL 不是结构化语言
B. 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无严格的外语法
C.PDL 外层语言更严格一些,更趋于形式化
D. 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内层自然语言描述较抽象、较概括
【答案】A
【解析】过程设计语言(PDL ), 也称伪码或结构化语言。它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8. 模块( )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集合。
A. 控制域
B. 作用域
C. 宽度
D. 接口
【答案】B
【解析】模块的控制域是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模块作用域定义为受该 模块内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模块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
模块总数的最大位,一般说来,宽度越大,系统越复杂;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影响模块耦合强弱。
9. 在四种类型的维护中,( )是针对用户对软件提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
A. 校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答案】C
【解析】完善性维护是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近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
10.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纠正软件系统出现的错误和缺陷以及为满足新的要求进行修改、( )的容易程度。
A. 维护
B. 扩充与压缩
C. 调整
D. 再工程
【答案】B
【解析】软件可维护性的另一种定义即为软件可维护性是指纠正软件系统出现的错误和缺陷以及为满足新的要求进行修改、扩充或压缩的容易程度。
二、填空题
11.为了保证可维护性,以下四类检查是非常有用的,这四类检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检查点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周期性的维护检查;对软件包的检查
12.经过需求分析,开发人员已经基本上理解了用户的要求,确定了目标系统的功能,定义了系
统的数据,描述了处理这些数据的基本策略。将这些共同的理解进行整理,最后形成文档_____。
【答案】需求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