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理论新闻传播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选择性理解
【答案】选择性理解是指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所作的不同的解释和评论。受众同传播者可能在文化背景与阅听环境、情绪、态度、动机和经验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受众之间也同样有类似的不同。受众在理解的过程中,往往要加入许多个人的心理因素。这些共同导致受众的选择性理解。
2. 魔弹论
【答案】“魔弹论”又称“靶子论”、“枪弹”,西方早期的新闻传播理论,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这种理论认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
3. 新闻通道
【答案】在传播学和信息论里,信息通道也是信道指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信号方式传输所经过的道路。以此观察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通道即为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信号、图像信号、电子信号(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新闻传播的通道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如报刊的版面,广播电视的播出节目,时间披段和频道等。
4. 信息饥渴
【答案】受众迫切需要的信息又久候不至,或新闻所传达的信息过于简单,或传播者故意隐匿了某些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这种种情况下,便产生“信息饥渴”,即信息量供应不足。
二、分析题
5. 符号在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答案】传播作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实际上是交流与分享信息符号。
(1)施拉姆曾经指出,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由于对一组信息符号感兴趣而来到一起建立一种分享信息的关系。
施拉姆指出,传播的关系或是人们交流的关系,是一种会聚关系,即“意味着共享那些代表信息和导致一种彼此了解会聚到一起的符号”,这足以说明符号在人们社会传播中的重要。
(2)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要素。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