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答案】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文艺思潮史上重要的一支。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三一律”等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宣扬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它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同情下层民众的苦难,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或从资产阶级的角度抨击封建制度,或站在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同时,它重视民间文学,追求异国情调,具有怀旧倾向。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挖掘中世纪民间文学的成果,借鉴中世纪文学重情感和想象的特点。同时,他们还喜欢异国生活,沉浸于异国他乡的神奇风光中,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寄情山水,着力歌颂大自然,标举卢梭“返归自然”的主张。浪漫主义作家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借大自然来反衬现实的丑恶。
2. 《韵光》
【答案】《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全书分4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 “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
3. 俄狄浦斯王
【答案】《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俄狄浦斯王》不仅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经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发,更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俄狄浦斯情结。
4. 《摩诃婆罗多》
【答案】《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其主要内容是叙述婆罗多族的两个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间大战的故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人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有10万
“颂”,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印度的灵魂”。
5. 超现实主义
【答案】超现实主义是资产阶级艺术派别之一。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超现实。它源于达达主义,最先兴起于法国,之后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地。超现实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其主要特征,是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6. 湖畔派
【答案】湖畔派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英国流行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即由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诗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了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诌媚英国王室之作。
7. “解冻文学”
【答案】“解冻文学”是西方学者对苏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一股文学思潮的概括。它是指以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的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它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8. 但丁的《论俗语》
【答案】但丁的《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二、简答题
9. 简论《基督山伯爵》通俗小说特点。
【答案】《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最著名的小说,并为他赢得了通俗小说之王的称号。其小说特点鲜明,具体表现为:
(1)情节曲折,安排合理
《基督山伯爵》的情节和故事的编排很巧妙,如在绝望恐怖的伊夫堡监狱里获得不期而至的大量财宝,要与爱德蒙决斗的美蒂苔丝的儿子突然向爱德蒙道歉。又如卡德鲁斯在风雨之夜谋财害命,在罗马近郊神出鬼没的绿林好汉利用狂欢节绑架,维勒福的私生子安德烈亚从苦役监踏入上流社会又被捕入狱……这些次要情节险象环生,奇峰突起,又不游离于主要情节之外,这种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富有传奇色彩而有给人以真实之感使人被其深深吸引。
(2)描写细致,生动形象
《基督山伯爵》中有大量的心理掐写和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在品质。如第一章《回到马塞》中,驾船归来的爱德蒙和邓格拉斯只不过同前来接船的船主交谈了一言两语,然而他们迥然不同的品质和性格却已跃然纸上,还有爱德蒙的父亲宁可活活饿死也不去乞讨,表现当时反对和与复辟政府抗争的决心。场景的不断变迁使得小说的地方色彩和环境背景的气氛显得非常浓烈,特别是作者描写的水手和海及官场上的争斗说明了作者精通于表现自然,表现社会。
(3)结构完整,内容引人入胜
在《基督山伯爵》里,邓迪斯的复仇计划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骗局组成的。《基督山伯爵》中精心设计的种种骗局是故事情节中最引人入胜之处,读者在阅读这些骗局的过程中获得紧张刺激的快感,从而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
(4)大众化品格
《基督山伯爵》作为通俗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大众化品格。通俗小说的大众化品格是通俗小说特有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大仲马的小说,在形式上顺应了民众的喜好。他的小说或取材历史、或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为小说营造了传奇、怀旧的气氛。但是他是对历史采取“戏说”的态度。在历史时间与事件的装饰下,表现主人公个人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大仲马在历史的外衣下充分展现巴黎生活的琐屑平凡与纵欲享乐。其小说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不离传统小说的酒色财气; 物欲、金钱欲、情欲也经常为大仲马津津乐道。
可以说,基督山的复仇计划就是“酒色财气”堆成的复仇计划。伯爵的爵位是用钱买来的,他凭借无以计数的财宝过上贵族的生活,用巨额的资金构筑陷阱。他重金替海黛赎身,使她揭穿费尔南的叛国行为; 在奥特伊别墅摆下酒菜丰盛的“鸿门宴”使维尔福惶惶不可终日; 又用金钱将流氓安德烈装扮成富家公子,败坏了唐格拉尔家的婚姻; 最后大仇己报的他携带财富与高尚、善良、美丽的东方女奴海黛扬帆而去。这种对世俗欲望的肯定和对人生享乐的追求正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10.达尔杜弗这个形象有何揭露意义?
【答案】《伪君子》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完全体现在中心人物达尔杜弗的身上,其形象的揭露意义具体表现在:
(1)伪善的性格特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