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海国图志

【答案】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所编写的一部地理著作。《海国图志》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的著作,给封闭了近百年的国人带来全新的近代世界观念。在书中魏源不仅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之上,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对洋务派、维新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产生了影响。

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话》针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观点和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阐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源泉、文艺的批评标准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当时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讲话》对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以后的革命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戊戌政变

【答案】戊戌政变是清末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先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掌国政。政变以后,慈禧太后大肆捕杀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4. 法币政策

【答案】法币政策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主要内容有:①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②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③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

5. 中共八大路线

【答案】中国八大路线是在1956年召开的中国八大上确立的路线,大会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在经济建设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6. 《中国之命运》

【答案】《中国之命运》是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著,并于1943年3月发表,是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依据。《中国之命运》公开提出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暗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新式封建与变相军阀”,该书比较完整地表述了蒋介石集团的立场、观点及内外政策。《中国之命运》也是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新一轮反共的舆论准备。蒋在《中国之命运》中提出心理、伦理、社会、政治、经济五项建设,并在书中重复了对力行哲学的叙述,认为此哲学为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中国之命运》是是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宣言书,也是中国法西斯主义的代表作。

7. “协定关税”

【答案】协定关税是指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对等的优惠,就是片面的协定关税,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出现在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就属于后一种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

8. 统一党

【答案】统一党是民国初年的政党。1912年1月以章太炎为首的中华民国联合会与以张謇为首的预备立宪公会合并组成。章炳麟、程德全、张謇、熊希龄为理事。该党以“巩固全国之统一,建设中央政府,促进共和政治”为宗旨。实际上反对同盟会,拥护袁世凯统一。5月合并组建共和党,但不久又退出,继续维持统一党。1913年5月又与共和党、民主党合并组成进步党。

9. 共进会

【答案】共进会是1907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革命团体。主要领导者有焦达峰、孙武等。共进会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但将“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主张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开展革命运动。1911年的广州起义和四川保路风潮,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9月24日,共进会和文学社正式联合成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于10月10日晚发动了武昌起义。

10.会党

【答案】会党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民间秘密会社的总称。在此之前,天地会、哥老会等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首领联络后,始称“会党”。主要特点有:①会党除有反清复明的121号外,组织上还实行家长式领导,首领由大首领加封,一切唯首领之命是从;②组织成员以破产

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为主体;③有很强的地方性; ④采取秘密方式进行活动等特征。会党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论述题

11.简述民国时期科学方面的成就。

【答案】(1)数学方面:涌现出大量人才,如研究拓扑学的有江泽涵、熊庆来、陈省身;研究代数的有杨武之、曾炯、李宗华;研究数论的有华罗庚;研究几何学的有苏步青等人。

(2)物理学方面:1928年,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上海成立。物理学家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研究、钱三强对铀原子核的研究、钱学森对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的研究,都作出了贡献;在地球物理学方面,竺可桢的《中国气流之运行》根据大量观测资料,找出中国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涂长望的《大气运行与世界气温的关系》为我国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奠定了基础。

(3)化学方面:1927年,吴宪研究蛋白质的分离及变性、抗体及营养等方面问题。1931年,中国化学研究全面展开,曾昭抡在有机化学研究方面成果颇多;工业化学方面,侯德榜发明了新的制碱方法——“侯氏制碱法”,这是中国人对工业化学的具有国际声誉的贡献。

(4)地理学方面:在气象地理学研究上,竺可桢创办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编辑出版研究中国气候的基本资料。竺可桢写的《中国气候之要素》、《中国气候区域》为中国气候地理学的研究确立了体系;在地质研究上,地质调查所先后在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的领导下,推动

1934年,了我国地质科学的进步。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

丁文江、翁文灏等人出版了中国分省地图。

(5)天文学方面:民国建立后改钦天监为中央观象台,1934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南京紫金山建立天文台。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时,我国组织观测队到西北进行观测,记录下了难得的资料。

(6)古人类学和古生物学方面: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头骨和大量古生物化石,这在人类学和中华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上都有重大价值。杨中健是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关于华北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著述,是我国古生物学的经典著作。

(7)考古学方面: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掘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文,弄清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年代关系,丰富了商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资料。

(8)桥梁工程方面:在茅以升主持下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成为我国近代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

12.巴黎和会上的“中国领土完整问题”具体指什么,巴黎和会最后对中国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国内有怎样的反响?

【答案】(1)“中国领土完整问题”是指我国台湾、澎湖列岛的归属问题及德国在山东权利的问题。

(2)协约国列强无视作为战胜国中国的独立与主权,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