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81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停业原则
【答案】停业原则是成本理论中用于描述短期内厂商是否退出市场的一条原则。在成本理论中,市场价格恰好可以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的点就是停业点。
在临界点,企业每期的损失恰好等于它的固定成本,与停业关门的后果一样。停业原则要求: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可变成本,则厂商应该退出市场、停止生产,这样可以产生较少的损失,即只亏损固定成本。
2.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3.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这里的信息既包括交易前的信息,也包括交易后的信息。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包括: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 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市场主体并不能总是做出理性的选择,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易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一
代理关系问题。
4. 一级价格歧视
【答案】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个消费者对买进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逐个确定产品卖价,即消费者实际支出总额等于其意愿支出的总额,其生产的产量等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但消费者剩余完全被剥夺,转化为生产者剩余。一级价格歧视需要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5. 效用
【答案】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6. 资本回报率管制
【答案】资本回报率管制是指为了管制自然垄断,给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但是,实行资本回报率管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麻烦,如如何确定“公正的”资本回报率等。另外,还存在管制滞后,管制滞后会对被管制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用资本回报率管制的方法来对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给予政府管制。
二、计算题
7. 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Q 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 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4)判断(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答案】(1)由已知当P=600,此时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则有:
由已知条件可得:
,解得:Q=20(舍去负值)。
将Q=20代入LAC 函数,得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平均成本为:LAC=200。
此时利润为π=8000。
(2)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
利润为零。而该行业利润为π=8000>0,
故该厂商未实现长期均衡。
(3)由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知,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产品的价格应该等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经济利润
为零。由
有:,解得:Q=10。且,令,即
,故Q=10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解。将Q=10代入LAC 函数,可得:
故当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10,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有
利润π=0。
(4)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1)中的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其理由在于:(1)中单个厂商的产量Q=20,价格P=600,它们都分别大于行业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在LAC 曲线最低点的产量Q=10和对应的价格P=1000换言之,(1)中的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组合发生在L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即LAC 曲线的上升段,所以单个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某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
为价格。
(1)试求该企业利润最大时的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最大利润是多少?
(2)如果政府对消费者购买的每单位产品征收10元税收,新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名为多少?
【答案】(1)根据需求函数Q=300-2P可得反需求函数P=150-0.5Q,则该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此时价格为:P=150-0.5Q=100;
最大利润为。
(2)政府对消费者每单位产品征收10元税收后,厂商边际成本MC=50+10=60。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MC=MR可得60=150-Q,解得均衡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90, P=105,利润为
。
,解得Q=100。
,其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其中Q 为产量P
三、简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