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972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含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一个用户进程通过read 系统调用读取一个磁盘文件中的数据,则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 若该文件的数据不在内存,则该进程进入睡眠等待状态;II. 请求read 系统调用会导致CPU 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III. read系统调用的参数应包含文件的名称

A. 仅 I 、II

B. 仅 I 、III

C. 仅 II 、III

D.I 、II 和III

【答案】A

,原进程【解析】对于I ,当所读文件的数据不再内存时,产生中断(缺页中断、缺段中断)

,直到所需数据从外村调入内存后,将该进程唤醒,使其变为就绪进入睡眠等待状态(阻塞状态)

状态。对于II , read系统调 用CPU 将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从而获取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对于III ,在操作系统中,要读一个文件首先要open 系统调用将该文件打开。Open 系统调用的参数需要包含文件的路径名与文件名,而read 系统调用只需使用open 返回的文件描述符,并不使用

Read 系统调用要求用户提供三个输入参数:文件名作为参数。①文件描述 符;②buf 缓冲区首址;

③传送的字节数n 。read 系统调用的功能是试图从fd 所指示的文件中读入n 个字节的数据,并将它们送至由指针buf 所指示的缓冲区中。

2. 引入二叉线索树的目的是( )。

A. 加快查找结点的前驱或后继的速度

B. 为了能在二叉树中方便地进行插入与删除

C. 为了能方便地找到双亲

D. 使二叉树的遍历结果唯一

【答案】A

【解析】二叉线索树有指向前驱和后继的指针,因此加快了查找前驱和后继结点的速度。

3. 将有关二叉树的概念推广到三叉树,则一棵有244个结点的完全三叉树的高度为( )。

A.4

B.5

C.6

D.7

【答案】C

【解析】若二叉树中最多只有最下面两层的结点的度数可以小于2,并且最下面一层的叶结点都依次排列在该层最左边的位置上,则这样的二叉树称为完全二叉树。具有n 个

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或结点的完由完全二叉树类推到完全三叉树可知,n 个结点的完全三 叉树的高度为

4. 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方法中,排序过程中的比较次数与排序方法无关的是( )。

A. 选择排序法B. 插入排序法C. 快速排序法D. 堆排序法

【答案】A

【解析】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第i 趟排序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则是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5. 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

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20ns

B.40ns

C.50ns

D.80ns

【答案】C 。

【解析】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 ,贝时钟周期为10ns 。数据是128位,总线宽度是32位,所以需要4个时钟周期,而传输地址还需要一个周期,所以传输一个128位的数据至少需要5个时钟周期,所以至少需要10ns*5=50ns。

6. 一个TCP 连接总是以1KB 的最大段发送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 (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 )。

A.7KB

B.8KB

C.9KB

D.16KB

【答案】C

【解析】回顾TCP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慢启动)的知识点,从第一个MSS 开始,每次发送成功,拥塞窗口值翻倍,四次以后,应该为16, 但是由于拥塞阈值变为16/2=8, 故三次成功后为8, 以后为线性增长,故为8+1=9, 答案为C 。

分别变为新的有序区和新的无序区。 宽度为32位,地址/数据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数据占用和该趟排序交换,使

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一个时钟周期。若该总线支持突发(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128位数据

7. 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 , 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it ,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A. 增加160m

B. 增加80m

C. 减少160m

D. 减少80m

【答案】D

【解析】以太网采用CSMA/CD访问协议,在发送的同时要进行冲突检测,这就要求在能检测出冲突的最大时间内数据包不能够发送完毕,否则冲突检测不能有效地工作。所以,当发送的数据包太短时必须进行填充。最小帧长度=碰撞窗口大小x 报文发送速率,本题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 ,那么碰撞的窗口也要减少,因此距离也要减少,从而(800×2×)/(l ×)=160m,由于时间延时存在两倍的关系,因此减少的距离为80m 。

8. 在一个文件被用户进程首次打开的过程中,操作系统需做的是( )

A. 将文件内容读到内存中

B. 将文件控制块读到内存中

C. 修改文件控制块中的读写权限

D. 将文件的数据缓冲区首指针返回给用户进程

【答案】B

【解析】概念

9. 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64MB ,现用4Mx8位的RAM 芯片组成32MB 的主 存储器,则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 的位数至少是( )。

A.22 位

B.23 位

C.25 位

D.26 位

【答案】D

【解析】虽然实际的主存储器(RAM 区)只有32MB , 但不排除还有ROM 区,考虑到存储器扩展的需要, MAR 应保证能访问到整个主存地址空间。因为主存的地址空间大小为64MB , 所以MAR 的位数至少需要26位。

10.若元素a ,b , c, d, e,f 依次进栈,允许进栈、退栈操作交替进行,但不允许连续三次进行退栈操作,则不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 )。

A.d ,c ,e ,b ,f ,a

B.c ,b ,d ,a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