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六节原虫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6岁,因“畏寒、发热、头昏、乏力18d”于7月来诊。隔日发热1次,每次发热前有畏寒、寒战,发热后大汗,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发热间歇期无不适,精神、食欲好。查体:T40.2℃,P124次/min,R22次/min,BP118/75mmHg;皮肤、黏膜略苍白;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稍大,肝区轻叩痛,莫菲征(-),双肾区无叩压痛。血常规:Hb84g/L,WBC8.86×109/L,N0.68,PLT88.6×109/L。

治疗该并发症的最佳方案是()

A . A.非甾体消炎药
B . 喹诺酮类抗感染治疗
C . 停止伯氨喹、糖皮质激素,加用碳酸氢钠和利尿剂治疗
D . 原方案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E . 原方案加利尿脱水剂治疗

即刻乳房重建较延迟乳房重建的优点有()。 减少了二次手术。 手术后患者没有乳房缺失感。 重建乳房形态更接近生理。 提高患者生存率。 手术费用低。 有关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与天疱疮的治疗相似,首选药物也是糖皮质激素,但用量略少。 对少数症状严重的病例可应用大剂量激素。 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无效。 局部以清洁干燥、止痛为主。 合并感染时应及时选用抗生素。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症见身体蜷缩,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者,病多属于() 风。 肾。 湿。 肝。 热。 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P-P间距逐渐缩短至脱漏。 间歇后的P-P时间小于两个短的P-P间距。 间歇后的P-P时间大于两个短的P-P间距。 间歇后的P-P间距大于间歇前的P-P间距。 P-P间距逐渐延长至QRS脱漏。 下列有关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尿激酶6小时内可溶栓治疗。 降纤治疗。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扩血管治疗。

患者女,36岁,因“畏寒、发热、头昏、乏力18d”于7月来诊。隔日发热1次,每次发热前有畏寒、寒战,发热后大汗,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发热间歇期无不适,精神、食欲好。查体:T40.2℃,P124次/min,R22次/min,BP118/75mmHg;皮肤、黏膜略苍白;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稍大,肝区轻叩痛,莫菲征(-),双肾区无叩压痛。血常规:Hb84g/L,WBC8.86×109/L,N0.68,PLT88.6×109/L。

治疗该并发症的最佳方案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