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Z=A+BZ式中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 、B 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A. 整数

B. 小数

C. 负值

D. 分值

【答案】C

【解析】由于在Z 分数中经常出现小数点和负数,而且单位过大,计算和使用很不方便,所以通常需要将Z 分数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量表分数:Z=A+BZ。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 、B 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加或乘一个常数并不改变原来分数间的关系,属于线性变换。

2.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 )进行客观和标准化测量的系统程序( )。

A. 特质

B. 心理疾病

C. 行为样本

D. 生理疾病

【答案】C

【解析】心理测验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少数代表性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3. 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是著名的非言语类测验,其测验材料为图形,而比纳—西蒙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均既包括言语类测验,也包括非言语类测验。

4. 在格塞尔发展量表中,测量婴儿行为发展水平使用的指标为( )。

A. 教育商数

B. 情绪商数

C. 智力商数

D. 发展商数

【答案】D

【解析】由美国心理学家A. 格塞尔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经几次修订。1974年修订版的测试对象为从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测试时间约30分钟。测试内容分

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

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

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

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5. 采取前测后测方法,可获得在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题目而在后测中能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数比例,此即该题目的( )。

A. 信度

B. 效度

C. 个人获得指数

D. 通过率

【答案】C

【解析】个人获得指数其值在0至±1.00之间变化,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经过教学活动之后受益的被试比例。信度又称可靠性,即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操作化定义指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实方差与实得方差之比,或者指真实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效度即测验的准确性,也就是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事物的程度。

6. 项目反应中的参数不包括( )。

A. 题目的能力

B. 题目的难度

C. 题目的区分度和猜测度

D. 测量的面

【答案】D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参数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参数C 称为伪机遇参数,参数b 被称为题目难度,参数a 是题目的区分度。

7. 对命名量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用数字代表某事物或某属性的全体

B. 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形式

C. 数字只用来作为标记和分类

D. 可以进行数量化分析

【答案】D

【解析】在命名量表中,数字只用来作标记和分类,而不能作数量化分析,既不能说A>B>C,也不能做加、减、乘、除的运算。

8. 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 )。

A.24题

B.25题

C.26题

D.27题

【答案】D

【解析】

因为置信区间为99%, 所以

因此考生可能的猜测分在9.68-30.32之间,所以其至少在27个题以上。

9. 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 )。

A. 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

B. 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C. 答案混合排列

D. 依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编排题目与选项

【答案】C

【解析】测验题目选出之后,必须根据测验的目的与性质,并考虑被试作答时的心理反应方式,加以合理安排,其一般原则包括:

①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②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③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