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6 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8 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3 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54

一、选择题

1. 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答案】A

【解析】概念转变是指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因此,答案选A 。

2.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

3. 任何问题都含有二个基本成分:给定条件、预达目的和( )

A. 要求要点日. 条件联系忿. 限制或障碍。. 矛盾和结果

【答案】C

4. 在梅耶学习过程模式中“工作记忆”是指( )。

A 长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机械记忆

D. 意义记忆

【答案】B

5. 他律道德,也可以称为( ),在( )间出现。

A. 互惠道德6~7岁

B. 互惠道德10~12岁

C. 强制道德6~7岁

D. 强制道德5~10岁

【答案】D

6.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 原型

B. 原型启发

C. 问题情境

D. 问题对象

【答案】A

7.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 )。

A. 求成的动机、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三者数值越大,则争取成功的行为趋向也越强

B. 任务越难,成功概率就越小,故诱因价值越小

C. 任务越易,成功概率就越大,故诱因价值越大

D. 当一个人有了较高的求成动机水平,成功的概率越大,最有可能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

【答案】A

8.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 行为方式

B. 意向或意图

C. 行为习惯

D. 语言或行为

【答案】B

9. 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意识到的动机

D. 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答案】C

10.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叫( )

A. 直接强化

B. 自我强化

C. 内部强化

D. 替代性强化

【答案】D

二、简答题

11.分析社会规范信奉区别于依从与认同的本质特点。

【答案】规范的信奉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遵从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规范的信奉性接受或信奉性遵从,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社会规范信奉的区别于依从与认同的本质特点如下:

(1)信奉行为的高度自觉性,表现在这种行为由主体对规范的价值信念所引起,而且同主体的认识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即价值体系相一致,因而是高度自觉的。

(2)信奉行为的高度主动性,由于信奉行为由主体对规范的价值信念及内在奖励(自我满足)所引起,这种行为的动机是“内在的”,不受外力制约,不受外因暗示,这种行为完全是一种“自主式行为”,具有高度的主动性。

(3)信奉行为的坚定性,由于信奉行为与主体的价值体系相联,其动机具有深远性,因而这种行为不仅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行为的稳定性表现于行为不因威胁或利诱而动摇苟且。

12.知识掌握的实质是什么? 知识掌握有哪些类型?

【答案】(1)知识掌握的实质

知识的掌握,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①知识的掌握发生在知识的传递系统中。知识传递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及传递知识的教学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分别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而知识及其媒体则是传授与接受的对象和手段。知识传递过程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借助于一定媒体的协同作用。

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接受学习。但是,由于知识是活动对象的主观映象,它本身不是物,因此其传递不能以现成的形式,不变质不变形地直接进行。任何信息的获得必须经过主体对外来输入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生理与心理的转化才能实现。

③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新知识的获得及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而实现的。只讲新知识的获得而不重视新旧知识的整合,学生获得的知识必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只讲新旧知识的整合,而不重视新知识的获得,则整合必定是空洞的、无根基的。

(2)知识掌握的类型

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奥苏伯尔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