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813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答案】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又称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 常数u 、v>0,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固定的资本投入量。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 取决于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一个,即使其中的一个比例数值较大,那也不会提高产量Q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可用图予以描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图中,从原点出发经过a 、b 和c 点的射线OR 表示了这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所有产量水平的最小要素投入量的组合。

2. 恩格尔定律

【答案】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公式表示为: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 恩格尔曲线

【答案】由消费者的收入一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表明的是

在商品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商品1是正常品

(2)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劣等品

恩格尔曲线

图(1)中,商品1是正常品,其需求量X 1随着收入水平I 的上升而增加。图(2)中,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在较低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在较高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力一向变动。

4. 无差异曲线

【答案】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

无差异曲线

图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的数量X 1和商品2的数量X 2。图中的曲线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f

(X 1, X 2)=U0。其中,X 1、X 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 U 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二个基本特征: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第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5. 寻租行为

【答案】寻租行为是指个人或利益集团寻求垄断特权以获得垄断利润或额外收益的非生产性行为。寻租现象总是与政府行为相联系的。当政治分配介入市场,为市场运行创造出各种人为壁垒,从而人为地创造出各种垄断特权时,寻求额外收益的个人或利益集团便围绕着垄断权力展开

寻租活动,或者鼓励政府建立垄断特权,或者取代别人的垄断特权,或者维持已取得的垄断特权。

寻租行为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寻租行为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行为的资源浪费在维持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在对既得利益再分配的非生产性行为上; 这些行为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行为或避租行为,从而耗费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因此,经济学家把寻租行为称为负和博弈。

二、简答题

6. 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

【答案】土地供给曲线垂直不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或假定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任何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由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垂直。

在分析土地供给曲线时,假定土地所有者是消费者,其行为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即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如果假定不考虑土地所有者自用土地的效用,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等于0,从而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