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活动理论的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

关键词:教育游戏 活动理论 探究式学习 教学设计 学习动机

  摘要


二十一世纪初网络游戏在中国逐渐盛行起来,由于它极具娱乐魅力使得有些青少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致使学习时间与精力受其影响而荒废学业,有的青少年思想受其影响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在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背景下,网络游戏理所当然地成了众矢之敌,受到社会各界的围追堵截。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导致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
游戏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学习者的生命体验与乐趣应当受到尊重。然而,在我国现行的“一味地追求高升学率”的教育国情下,学校与家庭无法给学习者提供合适的玩游戏机会。致使他们走向网吧,接近并一步步陷入到专门供成人玩的网络游戏之中。
网络游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教育。教育界未能尊重青少年“玩的天性”,未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以教育为目的的玩游戏机会,这才是网络游戏导致社会问题的真正根源。因此,为青少年设计开发专门的教育游戏及软件,给他们提供玩教育游戏的机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为青少年设计开发教育游戏及软件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对教育游戏系统结构的分析,是设计开发优质教育游戏及软件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活动理论这一分析框架对教育游戏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动机组件进行系统的剖析,为教育游戏结构的系统把握奠定基础。
在活动理论框架下,教育游戏系统的内部活动系统由:玩家、游戏群体、游戏使命、游戏工具、游戏规则和游戏分工等六个基本要素构成,而且玩家、使命与游戏群体是通过工具、规则与游戏分工联系起来的。同时,教育游戏系统的外部动机系统由:交互、竞争、强化、幻想、挑战与好奇心部件构成,它们共同构成游戏活动系统的外部环境。
本文对与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相关概念(“教育游戏”、“探究式教育游戏”)作了初步的界定,也对人们经常误解的教育游戏与教学游戏和教育游戏与教育游戏软件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游戏设计、教育游戏设计和教育游戏软件设计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任务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文从活动理论、探究式学习和情境认知理论角度对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以及他们各自对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进行了论述。在教学设计理论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指导基础上,再根据本人的探究式教育游戏软件设计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一套操作性强的基于活动理论的切合实际的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方法与过程。该一般过程主要包括:教育问题分析、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教育游戏类型选择、教学设计成果的游戏化改编、活动系统分析以及评价等几个方面。
其中,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探究式学习目标确定;探究式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探究任务情境设计;探究任务完成步骤与结果分析;和对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而教育游戏活动系统分析就是对教育游戏活动这一总系统中的各因素(主要包括:任务、工具物品、规则、角色、共同体等子系统)进行分析,利于详细设计出教育游戏软件系统所需的各个组件,为教育游戏软件开发提供“需求分析”。
最后,文章列举了一个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的案例。
本文从活动理论出发,对探究式教育游戏活动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能够给致力于教育游戏及软件的设计开发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论指导,给致力于教育游戏及软件研究者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