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大学建筑构造及物理之建筑构造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卷材屋面的构造层有哪些?各层如何做法?卷材防水层下面的找平层为何要设分隔缝?上人和不上人的卷材屋面在构造层次及做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基本构造层次

卷材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按其作用分为顶棚层、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①结构层

多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可以是现浇板,也可以是预制板。

②找平层

a. 卷材防水层要求铺贴在坚固而平整的基层上,以防止卷材凹陷或断裂。因而在松软材料及预制屋面板上铺设卷材以前,都需先做找乎层。

b. 为防止找平层变形开裂而波及卷材防水层,宜在找平层中留设分格缝。分格缝的宽度一般为5〜20mm , 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 屋面板为预制装配式时,分格缝应设在预制板的端缝处。分格缝上面应覆盖一层200〜300mm 宽的附加卷材,用粘结剂单边点贴,以使分格缝处的卷材有较大的伸缩余地,避免开裂。

③结合层

结合层的作用是在基层与卷材胶粘剂间形成一层胶质薄膜,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和高分子卷材通常采用配套的卷材胶粘剂和基层处理剂作结合层。

④防水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做法有冷粘法和热熔法两种,冷粘法是用胶粘剂将卷材粘结在找平层上,或利用某些卷材的自粘性进行铺贴。

⑤保护层

设置保护层的目的是保护防水层,使卷材在阳光和大气的作用下不致迅速老化,同时保护层还可以防止沥青类卷材中的沥青过热流淌,并防止暴雨对浙青的冲刷。

(2)上人和不上人的卷材屋面

①上人屋面

不上人时,改性浙青卷材防水屋面一般在防水层上撒粒径为1.5〜2_的石粒或砂粒作为保护层;高分子卷材如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屋面等通常是在卷材面上涂刷水溶型或溶剂型浅色保护着色剂,如氯丁银粉胶等。

②不上人屋面

上人屋面的保护层有着双重作用,既保护防水层又是屋面面层,因而要求保护层平整、耐磨。做法通常是在防水层上先铺设10厚低强度等级砂浆隔离层,其上再用现浇40mm 厚C20细石混

凝土或用20厚聚合物砂浆铺贴缸砖、大阶砖、混凝土板等块材。

2. 块瓦屋面通常有哪几种铺瓦方式?对于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的块瓦屋面,通常有哪些固定加强措施?

【答案】(1)铺瓦方式

包括水泥砂浆卧瓦、钢挂瓦条挂瓦、木挂瓦条挂瓦。钢、木挂瓦条有两种固定方法,一种是挂瓦条固定在顺水条上,顺水条钉牢在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上;另一种是不设顺水条,将挂瓦条和支承垫块直接钉在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上。

(2)加强措施

在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瓦片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特别是檐口部位

是受风压较集中的部位,特别应采取防风揭和防落瓦措施。块瓦的固定加强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水泥砂浆卧瓦者,用12号铜丝将瓦与乒6钢筋绑牢。

②钢挂瓦条钩挂者,用双股18号铜丝将瓦与钢挂瓦条绑牢。

③木挂瓦条钩挂者,用专用螺钉(或双股18号铜丝)将瓦与木挂瓦条钉(绑)牢。

3. 设计吊顶应满足哪些要求?吊顶由哪几部分组成? 注意主、次龙骨和吊筋的布置方法及其尺寸要求(跨度、间距等)。

【答案】(1)设计吊顶应满足的要求

要满足建筑声学、保温隔热、清洁卫生、管道敷设、室内美观等要求。

(2)吊顶的组成部分

吊顶按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屋架下吊顶和混凝土楼板下吊顶,按基层材料分有木骨架吊顶和金属骨架吊顶。吊顶的结构一般由基层和面层两大部分组成。

(3)主、次龙骨和吊筋的布置方法及其尺寸要求

主龙骨通过吊筋或吊件固定在屋顶(或楼板)结构上,次龙骨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在主龙骨上。龙骨可用木材、轻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其断面大小视其材料品种、是否上人(吊顶承受人的荷载)和面层构造做法等因素而定。主龙骨断面比次龙骨大,间距通常为lm 左右。悬吊主龙骨的吊筋为68〜声10钢筋,间距也是lm 左右。次龙骨间距视面层材料而定,间距不宜太大,一般为300〜500mm ; 刚度大的面层不易翘曲变形,可允许扩大至600mm 。

4. 平屋面和坡屋面的隔热有哪些构造做法(用构造图表示)?各种做法适用于何种条件?

【答案】屋面隔热降温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直接作用于屋面表面的太阳辐射热量。所采用的主要构造做法是:屋面间层通风隔热、屋而蓄水隔热、屋面种植隔热、屋面反射阳光隔热等。

(1)屋面通风隔热

图 顶棚通风隔热屋面

(2)蓄水隔热

图 蓄水屋面(单位:mm )

(3)种植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