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游程编码

【答案】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2. 地理信息科学

【答案】地理信息科学是指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3. 空间数据编码

【答案】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4. Web 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Web 地理信息系统是Web 技术和GIS 技术相结合,即利用Web 技术来扩展和完善

Internet 用户可以浏览WebGIS 站点中的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从WWW 的任一个节点,

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5. utm 投影

【答案】utm 投影是全球横轴墨卡托投影的简称。是美国编制世界各地军用地图和地球资源卫星象片所采用的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一种变型投影。它规定中央经线长度比为0.9996。

6. 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

【答案】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是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它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图形元素的具体位置,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三种类型。

7. 仿射变换

【答案】仿射变换是GIS 数据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法。它的主要特性为:同时考虑到因地突变形而引起的实际比例尺在x 和y 方向上的变形,因此纠正后的坐标数据在不同放向上的长度比将发生变化。

8. 栅格游程编码

【答案】栅格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

,游程是指栅格矩阵一行内相邻同值栅格的数量,也称为行程。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量(即游程)

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二、简答题

9. 说明Delaunay 三角网和Voronoi 图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说明它们在GIS 中的应用。

【答案】(1)Delaunay 三角网与V oronoi 图的内在关系

Delaunay 三角网是由与相邻V oronoi 多边形共享一条边的相关点连接成的三角形。Delaunay 三角网的外接圆圆心时域三角形相关的V oronoi 多边形的一个顶点。Delaunay 三角网是Voronoi 图的偶图,可对点集剖分生成Delaunay 三角网后构造得到V oronoi 图。

(2)在GIS 中的应用

Delaunay 三角网和V oronoi 图用于构造TIN 这种数字高程模型。

10.栅格向矢量转换的方法。

【答案】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又称为矢量化。矢量化的目的:一是将扫描仪获取的图像栅格数据存入矢量形式的空间数据库; 二是将栅格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将面状栅格数据转换为由矢量数据表示的多边形边界。

(1)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方法

图像数据是不同灰阶的影像,通过扫描仪按一定的分辨率进行扫描采样,得到不同灰度值(0-255)表示的数据,需要进行二值化、细化和跟踪等矢量化步骤。

(2)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方法

①在栅格数据中搜索多边形边界弧段相交处的节点位置

②从搜索出的节点里任选一个作为起始跟踪节点,顺着栅格单元属性值不同的两个栅格单元之间进行多边形边界弧段的跟踪,记录每一步跟踪的坐标,直到另一个节点为止,则完成一条边界弧段的跟踪矢量化。重复上述过程,做到所有的边界弧段都被生成。

③将跟踪得到的弧段数据连接组织成多边形,则完成了多边形栅格数据的矢量化。

11.简述空间元数据及其作用。

【答案】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作用:帮助用户了解、分析数据;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在数据的集成中的运用; 数据存储和功能的实现;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能够保证数据逻辑与科学的集成; 有足够的说明数据来源加工处理的过程、数据翻译。

12.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问题,发表你的意见和观点。

【答案】(1)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①GIS 与地图学

GIS 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其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因此它与地图有着极密切的关系。GIS 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它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学科,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而GIS 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图学与GIS 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地图可视化工具与他们的潜力来增强GIS 的数据综合和分析能力。

②GIS 与一般事务数据库

GIS 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主要通过属性来管理和检索,但一般没有空间概念,能够处理空间数据。

③GIS 与计算机地图制图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对GIS 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又反过来为地图GIS 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数字地图是GIS 的数据源,也是GIS 的表达形式,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GIS 与计算机辅助制图(CAD )

GIS 处理的多为自然日标,CAD 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GIS 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

(2)对GIS 发展的观点

GIS 技术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未来GIS 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己经发展为一门综合的学科,只有在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借鉴中才能继续深入发展。

13.较缓冲区分析和叠合分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的不同用途。

【答案】(1)空间叠加分析的概念

空间叠加分析是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一般用于搜索同时具有几种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根据所采用的数据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①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根据叠合对象图形特征的不同,分为点与多边形的叠合、线与多边形的叠合和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三种类型。

,包含了一系列可以进行叠合分析的计算②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常常称为“地图代数”

方法。

(2)缓冲区分析的概念

空间邻近度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空间缓冲区分析是用来解决空间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