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643综合美术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原始瓷器
【答案】原始瓷器是瓷器的萌芽,在许多商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原始青瓷器物和残片。这些器物都是以高岭土或瓷土为原料,烧成温度一般达到摄氏1100℃以上,器表施有薄釉,釉色青绿带褐黄,吸水率比陶器低,胎质比陶器更坚固。原始瓷器是商周制陶工艺的一大发明,也是中国制陶业的转折点,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原始青瓷
【答案】原始青瓷是一种比较接近青瓷的陶瓷。这种陶瓷在商代己形成,主要产地是南方的浙江。在浙江绍兴富盛以及萧山等地,已发现许多战国时期的窑址。还有其他地方也有,比如:绍兴战国墓曾出土这种陶瓷130多件,品种有罐、鼎、盘、杯、盂、匝、碗、钵等,其中以杯、碗为最多。器物大多素面,仅饰简朴的波纹或栉齿纹,显然是用特制的工具刮划而成。在江苏无锡、湖南长沙等地战国墓也有出土。长沙所出多为罐、盒,呈黄绿或褐色釉,但所烧似不及浙江的火度充足。
3. 人面形花纹
【答案】具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与人的生活习惯或方式有关)。人面作圆形,眼以上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状,耳部作对称的向上弯钩,或饰两条鱼纹。嘴角用两道相交的斜线组成,两边也各饰一条鱼,在鱼的周身用短线或小点装饰。值得重视的是,在人面纹的头顶,画出半圆状的束发,并有横出发笋(音机)的装饰,形象的反映出当时发饰的状况。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鱼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人面形的花纹,具有“寓人与鱼”的特殊意义。
4. 鱼形图案
【答案】图中鱼纹或舒展平泳,或俯冲疾下,或相对背向地屈身蹦腾或回旋、蹦跃等姿态,构图活泼,堪称原始绘画的佳作。
5. 画像石
【答案】画像石是指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种祭祀性丧葬艺术。汉画像石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 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
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6. 古彩
【答案】古彩又称硬彩,是康熙时期的重要品种。它是继承明代五彩的传统技法而发展的彩绘。笔力健劲,多用单线平涂,色彩浓艳。与明代五彩相比,则有深浅层次之分。
7. 明式家具
【答案】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以苏州作品为典型。品类繁多、注重选材、做工考究,装饰简洁,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
8. 忍冬纹
【答案】称卷草。六朝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有人认为它是忍冬花(即金银花)的枝叶变化,也有人认为是莲叶的演变。六朝的忍冬纹比较清瘦和程式化,一般分为三个叶片和一个叶片相对排列。但变化也是多种多样,有单叶、双叶; 有两叶顺向、两叶相背。这种纹样有人认为出自近代,其实我国汉代铜镜边饰称为卷云纹的,就是这种卷草纹的前身。到唐代则演变为繁复的卷草,近代也称为香草。
9. 黑陶
【答案】存在于黄河中下游和渤海湾地区。于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故名为龙山文化。特点: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黑陶与彩陶相比,采用轮制等技术,造型更复杂精致,表现出挺拔的的阳刚之美。典型器型有高足杯。
10.景德镇窑
【答案】自唐以来烧制青瓷。影青器最突出,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陷处呈淡青色,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装饰方法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常见花纹有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鸭,婴戏。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二、简述题
11.简论美术创作中的题材。
【答案】(1)题材的含义
美术创作中的题材是指美术创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创作美术作品的基础。一般来说,美术作品的题材应该是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或者事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对观赏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且不能是对事物本身的照抄照搬。因此,美术创作者必须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从中灌输自己的思维,采用虚构、概况等多种表现手法,让素材富有感染力。
(2)题材的表现
在美术作品中,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其创作题材都来源于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从风景画来看,风景画一般描绘室外自然景物。由于创作题材的来源不同,风景画有不同的内容。就人物画来看,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历史人物,在创作时都离不开所描绘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优秀的人物画应该能表现特定地域的、特定时期内的人物气质特征。
(3)题材的运用
美术创作中,必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从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提取具有特色的题材。只有这样,美术作品才不至于流域俗套,才能拥有真正的文化底蕴。
12.简述宋代工艺美术风格特色出现的原因。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哲学、文学思想,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思潮。我们从社会的、哲学的、文学的领域来探索形成这种工艺美术特色的原因。
(1)社会方面
宋代由于执行了“安内虚外”、“重文抑武”的政策,对于北方的辽、金、西夏等贵族统治者的不断侵扰,采取了忍辱苟安的对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软弱的朝代。因此,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缺乏宏博华丽的雄伟气魄。
(2)哲学领域
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其核心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旧秩所体现的“天理”是永恒不变的。而讲求经济事业,要求生活条件则是属于邪恶的“人欲”,是伤天害理的。理学家所提出的“言理而不言情”,都是与工艺美术的社会任务和要求背道而驰的。因而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下艺美术的风格。
(3)文学领域
除了宋代初期西昆体的淫辞丽藻,婉约浮华的作风外,要求的是平淡自如,条达疏畅的目标。宋真宗的下诏起到了打击西昆体流弊的作用。与此同时,欧阳修等所提倡的诗文革新运动,并通过科举考试以倡导朴质的文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简述粉彩和五彩的区别。
【答案】(1)粉彩用渲染的表现方法,使颜色由深到浅,产生浓淡明暗。五彩则多用单线平涂。
(2)粉彩用油料调色,五彩则用胶水着色。
(3)粉彩烧制温度为700℃左右,五彩则为800℃左右。
(4)粉彩有温润匀静的美,五彩则有清新透彻的美。前者调和,后者挺拔,故有软硬之别。
(5)粉彩是用“玻璃白”涂底。五彩则不用打底。
14.简述彩绘陶与彩陶的区别。
【答案】(1)彩绘陶:在烧成的陶坯上画花,因而花纹容易脱落。主要作为明器使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