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62数据结构(计)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 )。
中继器
集线器
网桥
路由器
A. 仅和
B. 仅
D. 仅 C. 仅和
【答案】D
【解析】中继器和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不能抑制网络风暴。为了解决冲突域的问题,提高共享介质的利用率,通常利用网桥和交换机来分隔互联网的各个网段中的通信量,以建立多个分离的冲突域。但是,当网桥和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未知转发信息的数据帧时,为了保证该帧能被目的结点正确接收,将该帧从所有的端口广播出去。于是可以看出,网桥和交换机的冲突域等于端口的个数,广播域为1。因此网桥不能抑制网络风暴。
2. 下列关于SMT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 只支持传输7比特ASCII 码内容
II. 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III. 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IV. 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 仅 I 、II 和 III
B. 仅 I 、II 和 IV
C. 仅 I 、III 和 IV
D. 仅 II 、III 和 IV
【答案】A
【解析】根据下图可知,SMTP 协议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也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信息。SMTP 协议只支持传输7比特的ASCII 码内容
3. 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既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 )。
A. 必定快
B. 不一定
C.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
D.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
【答案】C
【解析】对于有序顺序存储表折半查找的效率较高,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如此,比如要查找的元素就是第一个时,用顺序查找比它就快的多了。这类情况外折半都高于顺序查找。
4. 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P1和P2, 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 。P1对x 加1, P2对x 减1。加1和减1操作的指令序列分别如下所示。
//取x 到寄存器R1中
两个操作完成后,2的值( )。
A. 可能为-1或3
B. 只能为1
C. 可能为0、1或2
D. 可能为-1、0、1或2
【答案】C
【解析】这是在数据库中常有的操作。为保证数据的正确,避免产生错误,系统必须保证数据的同步。而保证数据的同步一般采取加锁的方法,让进程P1和P2互斥访问共享变量X 。当然用信号量和P 、V 操作也是可以 保证互斥操作,达到数据同步的。本例中,由于没有采取保证数据同步的相应措施,则最后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例如,当正常情况下,进程P1和P2先后对x 操作,可以看到x 值的变化为初始1→2→1的过程,若P2, P1先后操作,则x 值的变化为初始1→0→1,这是正确的。若考虑一种并发的情况,进程P1和P2先后执行了取数load 的操作,它们得到的x 值均为1,运算后,P1和P2的x 值分别为2和0, 此时要看哪个进程后执行存数store 的 操作了,哪个进程后操作,结果就是那个进程的x 值,所以可能的结果为0或2, 加上前面正确的
x 值1, 则可能的结果就有3种了。
5. 将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进行扩充,允许带结构的线性表是( )。
A. 串
B. 树
C. 广义表
D. 栈
【答案】C
【解析】串、树、栈中的数据元素都是属于非结构的原子类型,元素的值是不可分解的。数组和广义表都是允许带结构的线性表。
6. 在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 )。
A. 编辑
B. 编译
C. 链接
D. 装载
【答案】B
【解析】程序的编辑阶段一般都是程序员能够识别的高级语言或低级语言的文本,不涉及到任何与计算机运 行相关的事;编译是由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若干个目标模块,源地址编译成目标程序时,会形成逻辑地址;链接是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以及所需库函数链接,形成完整的装入模块;装入是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
7.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 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 然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
A.0、1
B.1、1
C.1、2
D.2、1
【答案】B
【解析】为了使文件实现共享,通常在使用该形式文件系统的文件索引节点中设置一个链接计数字段,用来表示链接到本文件的用户目录项的数目(引用计数值),这是共享的一种方法。当新文件建立时,一般默认引用计数值为1。硬链接可以看作是已存在文件的另一个名字,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同一个节点,引用计数值加1。当删除被链接文件时,只是把引用计数值减1,直到引用计数值为0时,才能真正删除文件。软链接又叫符号链接,在新文件中只包含了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不同的节点。建立软链接文件时,文件的引用计数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