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61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根据比较对象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关系分为( )。
A. 经验范倒法、历史和解释法
B. 纵向比较研究、横向比较研究
C. 定性分析比较、定量分析比较
D. 同类比较研究、异类比较研究
【答案】B
【解析】根据比较对象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分为纵向比较研究、横向比较研究。
2. 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的优点是( )。
A. 更具客观性
B. 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 更有利于研究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D. 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答案】C
【解析】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性强、可以深入了解问题。在访谈过程中,调查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重复解释,使被调查者了解问题的实质。
3. 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中,三级指的是( )。
A. 市教育机构、县教育机构、乡镇教育机构
B. 县教育机构、乡镇教育机构、中小学学校教研室
C. 市教育机构、区教育机构、中小学学校教研室
D. 县教育机构、区教育机构、中小学学校教研室
【答案】C
【解析】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这里所说的“三级”,指市、区教育机构(如教科所、教育学院、教研室等)和中小学学校教研室。课题组一般由三部分人组成,即行政领导干部、有某方面专长的教育研究人员以及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
4. 对定性分析可靠性的检验表现为( )。
A. 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与客观性
B. 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实际
C. 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客观性
D. 分析结果的信度、客观性
【答案】A
【解析】定性分析的可靠性主要表现为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与客观性。三者中首先是客观性。教育研究中由于研究者本人的参与,搜集资料又不易客观,因此进行定性分析时要保证客观性是很难的,但它又非常重要,没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效度和信度。
5. 选题的实践基础是( )。
A. —定的事实依据
B. 客观真理
C. 主观意愿
D. 实践基础
【答案】A
【解析】选题的现实性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6. 按照研究目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不包括( )。
A. 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
B. 预测性论文
C. 专题性论文
D. 综合论述性论文
【答案】C
【解析】学术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①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②综合论述性论文;③预测性论文
7. 总体参数估计分为( )。
A. 概括估计和详细估计
B.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C. 具体估计和抽象估计
D. 理论估计和实际估计
【答案】B
【解析】总体参数估计分为两种,一种是点估计,这是在不知道总体参数时,用一个特定的
值(统计量)如样本的平均数、样本的方差等作为总体的参数估计。另一种是区间估计,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来表示总体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是用一个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
8. 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 )。
A. 外部评论
B. 内部评论
C. 辨伪评论
D. 证真评论
【答案】B
【解析】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accuracy ), 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内容特性)。一般而言,影响文献内容正确性的主要因素是: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记载的真实程度;著者的偏见和动机;以及资料的一致性程度。
9. 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适用于( )。
A. 系统理论性研究课题
B. 决策性研究课题
C. 应用性研究课题
D. 探索性研究课题
【答案】D
【解析】探索性实验。包括有预测作用的超前实验。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可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强的创新性。这类研究课题,有科学的理论假设,严格合理的条件控制,比较规范的实验程序以及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处理,寻求尽可能大的内部效度,并以科学理论解释实验结果。
10.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
A.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 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 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C
【解析】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对该实验的总结与推广起着重要作用。其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