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5岁,既往输血史,本次上消化道大出血,输血治疗5天后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巩膜轻度黄染,化验示胆红素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可能为()。 溶血反应。 荨麻疹反应。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细菌污染血液。
患者,女,2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在以下有关诊断的描述中错误的有() 三维CT成像对骨形态的显示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正颌外科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下颌发育过度,即下颌前突患者的SNB角、下颌深度角一般均超过80°与88°。 正常个体的唇齿关系是当上唇处在自然松弛状态下,上中切牙切嵴应在上唇下缘上2mm。 上颌深度角是指由NA连线与眼耳平面构成的交角。 施行单颌手术仅需一块板,而施行双颌手术则需制作两块板。 对一位正颌外科医师而言,对于颌面畸形导致心理异常的患者,正颌手术是首选的最根本的治疗措施。
关于护理程序的论述,不正确的概念是() 建立在人、环境、健康、护理这四个基本概念之上。 是一种系统的为护理对象提供全面、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 是一种临床护理工作的简化形式。 是一种系统方法,是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患者男,26岁,晚餐后踢足球时突发上腹部阵发性绞痛1小时,呕吐30分钟入院。入院检查:P98次/分,R26次/分,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胀不明显,拟诊“肠梗阻”,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下列哪一类型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钙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患者,女,5岁,因"腭裂术后伤口裂开3年余,要求手术整复"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见左侧上唇术后瘢痕,鼻底完整,左侧鼻翼塌陷。左侧前牙区牙槽突不连续,存在线状裂隙。硬、软腭交界处约0.8cm×1.5cm缺损。腭垂裂开。前牙反。语音检查呈现腭裂语音。患者属于腭瘘的部位是() 牙槽突。 硬软腭交界。 腭垂。 牙槽突+硬软腭交界。 硬软腭交界+腭垂。 牙槽突+硬软腭交界+腭垂。
患者男,70岁,诊断为COPD并发呼吸衰竭。血气分析:PaO247mmHg,PaCO250mmHg,pH7.25,为呼吸性酸中毒,纠正酸中毒的主要措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