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复式记账凭证
【答案】复式记账凭证简称“复式凭证”。将—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所有应借、应贷会计科目,都集中列示在—张凭证中的记账凭证。复式记账凭证可以在—张凭证上集中反映—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全部内容,便于分析经济业务,同时,减少了凭证填制的工作量,但不便于汇总计算每—科目的发生额。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都属于复式记账凭证。
2. 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
【答案】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是处理坏账的两种方法。直接冲消法是指坏账损失只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的方法。备抵法是指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就应估计确认其坏账损失的方法。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所体现的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方式不同。直接冲销法在坏账损失发生的时候予以确认,体现了历史成本的原则,会计处理上采取将坏账直接冲销应收账款的方法。而各抵法认为坏账是由于赊销而引起的,因此在销售时就应该确认坏账损失,符合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原则。“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坏账备抵法下特有的账户,核算按规定从成本中提取的坏账准备。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已发生的坏账损失; 贷方登记提取的坏账准备、收同以前己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 期末结账前余额若在借方,反映己确认坏账损失超出坏账准备的数额; 期末结账前余额若在贷方,反映己提取尚未动用的坏账准备; 结账后的余额在贷方,反映期末应收账款按规定己提取的坏账准各。
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对企业损益的最终影响是相同的。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反映的都是企业的坏账损失,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最终决定进入企业损益的数额,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改变的仅仅短期的数额,长期来看,两者是—致的。永久性差异的产生是因为税法与会计制度的规定不—致,而使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不同。但由于直接冲销法只在坏账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不符合谨慎原则,因此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不得使用直接冲销法,而应使用各抵法。
3. 商誉
【答案】商誉是指企业在购买另—个企业时,购买成本大于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商誉的入账价值-实际买价-—(被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或有负债公允价值)。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不进行摊销。
每年年末,企业应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
其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 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在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时,应当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的,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但确认的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商誉减值损失不应超过其分摊的商誉金额,超过部分属于该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企业应根据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或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二、简答题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有何作用以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1)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通过该表,可以了解企业某一会计一年度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的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各项目的增加、减少及余额的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及预测未来的变动趋势。
(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下列信息的项目:①净利润;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③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计影响金额; ④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⑤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⑥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5. 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己平衡是否说明记账过程完全正确? 为什么?
【答案】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试算平衡只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种方法,经过试算平衡,如果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各栏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分别相等,则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 如果借、贷方合计不相等,则说明账户记录有错误,应查明原因并予以更正。但必须指出的是,即使试算平衡表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分别相等,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将某笔经济业务重记、漏记、多记或少记、借贷方向弄反、应借应贷科目写错,通过试算平衡是不能发现错误的,还必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检查核对。
6. 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如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收益?
【答案】(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
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①分期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当于付息日或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同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并摊销利息调整。
②到期—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到期—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计提的利息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核算,同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并摊销利息调整。
7. 什么是劳务收入? 如何确认?
【答案】(1)劳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劳务作业而取得的收入。如工业企业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取得的收入、商业企业提供代购代销劳务取得的收入、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等。
(2)劳务收入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是否能够可靠地估计,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确认和计量。
①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b.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 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d. 交易中己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如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用公式表示如下:
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年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己确认的收入
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年年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己确认的费用
②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则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已经收同或预计将要收回的款项对己或预计将要收回的款项对己经发生劳务成本的补偿程度,分别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a.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能够得到补偿,应当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己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b. 如果己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部分能够得到补偿,应当按照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c.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应当将己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