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软件项目管理

【答案】软件项目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保证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项活动的正常的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先于任何技术活动之前开始,并且贯穿于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

二、简答题

2. 画数据流图的步骤是什么?画数据流图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答案】(1)画数据流图的步骤

①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数据流图

顶层流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开发的系统,然后考虑该系统有哪些输入数据,这些输入数据从哪里来;有哪些输出数据,输出到哪里去。这样就定义了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流。顶层图的作用在于表明被开发系统的范围以及它和周围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顶层图只有一张。

②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数据流图

一般将层号从0开始编号,采用自顶向下、由外向内的原则。画0层数据流图时,一般根据当前系统工作分组情况,并按新系统应有的外部功能,分解顶层流图的系统为若干子系统,决定每个子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和活动关系。画更下层数据流图时,则分解上层图中的加工,一般沿着输入流的方向,凡数据流的组成或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则设置一个加工,这样一直进行到输出数据流(也可从输出流到输入流方向画)。如果加工的内部还有数据流,则对此加工在下层图中继续分解,直到每一个加工足够简单,不能再分解为止,不再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

(2)画数据流图时要注意的事项

①命名

不论数据流、数据存储还是加工,合适的命名使人们易于理解其含义。数据流的名字代表整个数据流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它的某些成分,不便用缺乏具体含义的名字,如“数据”、“信息”等,加工名也应反映整个处理的功能,不使用“处理”、“操作”这些笼统的词。

②画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

数据流图反映系统“做什么”,不反映“如何做”,因此箭头上的数据流名称只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整个图中不反映加工的执行顺序。

③一般不画物质流

数据流反映能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并不是实物,因此对目标系统的数据流图一般不要画物质流。

④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

反映出此加工数据的来源与加工的结果。

⑤加工点的编号

如果一张数据流图中的某个加工点分解成另一张数据流图时,则上层图为父图,直接下层图为子图。子图应编号,子图上的所有加工也应编号,子图的编号就是父图中相应加工的编号,加工的编号由子图号、小数点及局 部号组成。

⑥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有时考虑平衡可忽略一些枝节性的数据流(如出错处理)。父图与子图的平衡,是分层数据流图中的重要性质,保证了数据流图的一致性,便于分析人员的阅读与理解。

⑦局部数据存储

在分层处理的过程中,当某层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不是父图中相应加工的外部接口,而只是本图中某些加工之间的数据接口,则称这些数据存储为局部数据存储。一个局部数据存储只要当它作为某些加工的数据接H 或某个加工特定的输入或输出时,就把它画出来,这样有助于实现信息隐藏。

⑧提高数据流图的易理解性

注意合理分解,要把一个加工分解成几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加工之间输入、输出数据流的数目,增加数据流图的可理解性。分解时要注意子加工的独立性,还应注意均匀性,特别是画上层数据流时,要注意将一个问题划分成几个大小接近的组成部分,这样做便于理解;不要在一张数据流图中,某些加工已是基本加工,某些加工还要分解好几层。

3. 简述事件如何触发操作。

【答案】(1)如果仅描述事件的模式,那状态图就会失去意义。一个对象的行为描述必须指出在事件的响应中该对象做些什么。在响应所对应的状态和事件过程中,完全依附于状态和变迁的操作。

(2)活动是需要花费时间来完成的操作

①活动与状态有关,一个活动可以是连续的操作,例如在电视机屏幕上显示一幅画面。

②一个活动也可以包括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的自动终结顺序操作,例如关闭阀门,或者执行一次计算。

③一个状态可以控制一个连续性活动,这种控制可以持续到一个事件使该状态发生变迁时才结束,例如电话铃响。在状态框中用 表示活动A 开始进入该状态并在退出该状态时结束。

表示时序活动A 开始进④一个状态也可以控制时序的活动,例如机器人移动一个零件,这种控制持续到完成该行动,或因另一个事件被中断而提前停止该活动时才结束。相同的记号

入该状态,当完成时停止。

(3)如果一个事件在行动完成之前发生状态的变迀,则该活动被提前终止。例如机器人遇到阻碍而停止移动。这两种使用没有本质的区别:连续性活动可以被看成延续时间不确定的时序活动。

4. 什么是α测试和β测试?

【答案】(1)α (Alpha )测试

α测试由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并且在开发者对用户的“指导”下进行测试,且开发者负责记录发现的错误和遇到的问题。即α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

(2)β (Beta )测试

β测试由软件的最终用户们在一个或多个客户场所进行。开发者通常不在β测试的现场,即(β测试是软件在 开发者不能控制的环境中的“真实”应用。主要的实现步骤是:

①用户记录在β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定期把这些问题报告给开发者;

②开发者在接收到在β测试期间报告的问题之后,对软件产品进行必要的修改;

③开发者向全体客户发布最终的软件产品。

5. 什么是数据流图,其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符号以及各表示什么含义?

【答案】(1)数据流图的定义

数据流图(DFD )是一种用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的 图形化技术。它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2)数据流图的作用

数据流图的作用是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

(3)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含义

数据流图中的基本符号和表示含义,如图1所示。

图1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6. 调试的目的是什么?调试有哪些技术手段?

【答案】(1)调试的目的

调试是在进行了成功的测试之后才开始的工作。调试的目的是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因此调试也称为纠错。

(2)调试技术

简单的调试方法

a. 在程序中插入打印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