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商学院877经济学原理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长期菲利普斯曲
【答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此时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货币主义者)提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胀率不太高,工人没有形成通胀预期的话,那么,通胀与失业确实会有替代关系,但物价变动和就业变动(从而失业率变动)的替代关系只会是短期内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于是,用通胀换取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就没有效果,政府如果要降低失业率,就必须采取超过预期的通胀率的政策,使工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下降而愿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产生一定交替关系,这在菲利普斯曲线图形上表现为曲线向右上移动。
这样的过程不断继续下去,即工人不断形成新的通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移动,最终演变成1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之所以叫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于它表示,在长期内,失业与通胀间不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只存在于短期。
2. 周期平衡预算
【答案】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政策,有意安排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性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消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美,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不会相等,因此连预算也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也难以实现。
3. 功能财政
【答案】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和收入。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求角度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则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性政策; 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
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4. 内生增长理论
【答案】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竟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二、简答题
5. 你认为对于宏观经济日标而言,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究竟哪个更重要? 这两个日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什么? 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否使两个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对于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两者都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在短期内,经济运行会由于各种因素冲击而发生波动,因此短期内稳定经济周期比较重要; 但是在长期内,只有促进一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
(2)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来及时调整经济的运行,熨平短期内的经济波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平稳的增长。
(3)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够司时实现这两个目标。稳定经济周期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较大的周期波动常常打断经济的稳定增长。当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短期经济的复兴。同时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的流向,将其引向基础教育、科研等领域,这可以有效提高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长期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6. 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案】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
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货币投机需求减少(即人们认为债
,为保持货币市券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风险变小,因而愿买进债券而少持有货币)
场上的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则LM 曲线不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例如,古典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
币,只是为了交易,并不存在投机需求,即货币投机需求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LM 曲线就是一条垂直线。反之,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无限大(即这时债券价格太高,只会下降,不会上升,从而购买债券风险太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多
,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使LM 曲线呈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认少货币,都不再愿意去购买债券)
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是零,也不可能无限大,是介于零和无限大之间,因此,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7. 简述税收制度如何发挥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答案】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可以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得到发挥。
(1)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 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
(2)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总需求自动地少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因此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三、计算题
1-a a 8. 考虑一个经济,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为Y=AK()N ,假设储蓄率0.1,人口增长率为n=0.01,资本折旧率。
(1)计算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在总收入中的份额。
(2)假设技术水平A 以2%a的速度增长,计算总产出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均衡增长率。 (3)假设
均资本和急产出增长率。
【答案】(1)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实际报酬,所以:
劳动总所得=N×MPN ,资本总所得=K×MPK 。 根据生产函数
劳动边际生产力为:
资本边际生产力为:
所以资本所得占总收入的份额为:,可得: ; ; 。 ,a=0.5,将该生产函数转换为y=ak的形式; 并计算该经济均衡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