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工程热力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熵増原理。
【答案】熵増原理是指孤立系统内部发生不可逆变化时,孤立系统的熵増大,极限情况(发生可逆变化)时,熵保持不变,使孤立系统减小的过程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即孤立系统的熵可以增大或保持不变,但不可能减小。
二、简答题
2. 对于理想气体,试说明它的热力学能和焓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模型,热力学能是气体分子热运能量(无内位能),故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因为所以焓也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3. 如图所示,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若将隔板抽去,试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若容器中所装的为固定隔板,隔板上有一小
B 两侧压力相同时A 、B 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孔,气体从A 泄露入B ,试分析当A 、
图
【答案】将气体视作一个控制质量,由于气体向真空作无阻自由膨胀,不对外界作功,所以
过程功又因为容器绝热,所以过程的热量也即热力学能不变。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有气体的热力学能变化
如果有固定隔板,隔板上有小孔,则气体从A 中泄露入B 中,若隔板绝热,则过程为A 对5的充气过程,因为A 部分气体对部分作推进功,充气的结果是A 部分的热力学能比原来减少,而B 部分气体的比热力学能升高,最后当两部分气体的压力达到平衡,但是A 部分气体的温度比B 低。
A 、B 部分的气体应时刻具有相同的温度,B 两部分气体相同时,若隔板是良好导热体,当A 、
A 、5两部分气体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情况与自由膨胀时相同,两个部分气体的比热力学能相等。两部分的总热力学能与两部分的容积成正比。
4. 明采用两级压缩,中间冷却压缩气体时,如要使总耗功最小,中间压力第二级压气体出口压力,而为第一级压气机的进口压力。
【答案】若两级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为n ,则两级压缩工程中所消耗的功为:
若中间定压冷却充分,即
可得:
则有: 其中为
求并令其为零,得: 此即表明当
5. 压力为时,二级压缩所消耗的总功最小。 比体积为的某种气体被质量可忽略不计且无摩擦的活塞密封在垂直放置的气缸内,如图所示,现移去活塞上的重物,气缸内气体膨胀,待气体达新的平衡状态,活塞上升高度L 。为求气缸内气体 作的功,有人计算如下:
对不对? 为什么?
图
【答案】本题中气体膨胀过程是在有限压差下进行的,虽然气体最终重又达到平衡状态,但在这两个平衡态之间 经历的状态无法描述,因此用计算过程功是错误的。考虑到气体膨胀的后果是体积增大,把活塞上推了 L ,过程中排斥大气,大气对活塞的作用力是
该力被移动了距离L ,所以功为这个功只可能是由气体作出。虽然结果一样,但两个解题过程基于的概念不一样,前者是错误的。
6. 测定绝热节流系数的焦耳——汤姆逊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如何球的绝热截留系数?
【答案】任意选定一种实际气体,使其通过装有多空塞的管道,令高压端的压力和温度稳定
在和
相应
的而在低压端,调节阀门开度,通过改变流量得到不同的压力然后将这些点画
在图上,得
到并且得到因
为
所有这些点画成一条曲线就是等焓线。改变初试压力和温度进行类似实验,即
可得到一系列的等焓线,图中等焓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即为
7. 水蒸气的朗肯循环,其放热过程为定温过程,吸热过程也有部分是等温的,而人们又常说定温吸热和定 温放热最为有利,可是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蒸汽循环反较柴油机循环的热效率低?
【答案】卡诺循环的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都是等温进行的,卡诺循环热效率也是最高的,但是并不代表等温吸热 和等温放热就一定有利,真正决定热效率的要看吸热量和放热量的多少。吸热越多、放热越少,则循环的热效率 就越尚。蒸汽循环与柴油机循环相比,在放热过程中,蒸汽动力循环工质的放热温度与环境介质的吸热温度温差较小,且工质保持定温,所以放热量小。而柴油机循环的放热过程接近定容,放热的终了,排气温度仍然高于环境的温 度,所以放热量较高。但是在吸热过程中,蒸汽动力循环吸热过程温度较低,而柴油机循环中采用吸热前压缩气 体,使气体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在吸热量上比起蒸汽循环要多得多。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蒸汽动力循环反较 柴油机循环的热效率低。
三、计算题
8. 有空气,初态参数为
问此过程的多变指数多少,膨胀功多少?工质热力学能变化多少?
【答案】由多变过程方程可得:
其中,
所以多变指数为:
过程的膨胀功为:
工质热力学能变化为:
经历一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