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在研究者普遍达成一致,都认为主观幸福感总共包含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对象以成年人居多,对青少年的关注度显得不够,国内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但是笔者觉得还远远不够,对此的研究要进一步加深。
青少年,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身体迅速发育获得“成人感”,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成人还具有依赖性。他们正经历着人生的关键转折期。对他们的幸福感加以关注显得意义非凡。基于此,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笔者就主观幸福感的几个影响因素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主要研究了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和预测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某地区农村初中进行测量。此次测验总共施测初一、初二、初三学生506名,最后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① 总体上看:农村地区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自尊和社会支持的水平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应对方式上,农村地区初中生倾向于采用问题解决的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
② 从性别上看,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在自尊方面二者无差异;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女生的水平高于男生;在应对方式上,女生多用退避、发泄消极的应对方式,男生多用幻想的应对方式。
③ 在经济状况上,经济条件主观感受好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经济条件主观感受差的学生;社会支持水平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在应对方式上,经济条件主观感受好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求助这一积极的应对方式。
④ 在是否独生上,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自尊和应对方式都无差异,但是在客观支持上,独生子高于非独生子。
⑤ 在年级上,在友谊满意度上初一到初三呈现上升趋势、自由满意度上呈现倒V字型、学校满意度上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和消极情感呈现V字型,自尊也呈现倒V字型,在主观支持上,初一到初三逐渐上升,在应对方式上,问题解决呈现倒V字型趋势,而幻想和忍耐都呈现出V字型趋势。只有友谊满意度在年龄上存在差异,而且从初一到初三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⑥ 在年龄上,可以看到从14岁到16岁友谊满意度呈现一逐渐上升的趋势。
⑦ 在自尊水平上,高自尊者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都高于低自尊者。在应对方式上低自尊者往往采用退避、发泄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⑧ 就四个变量的关系而言,可以得出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自尊和应对方式起到了并行中介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